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0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017351
医学院实习生依恋类型,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1日 孙海华 秦和平 李楠楠 李同归
第1页

    参见附件(2395KB,3页)。

     1.2.2 应付方式测量问卷:施承孙等人[12]编制,共50道题, 4点量表,在4个维度上记分:针对问题积极解决,否认与心理解脱,情感求助与宣泄,回避问题转移注意。

    1.2.3 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Scale List-90, SCL-90)[13]:用于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以及严重程度如何,能够很好的反应受试群体的心理整体状况。共90个项目,每项症状的严重程度按1-5分五级评分法。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分量表。以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作为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

    1.3 实施程序:

    在实习期间,给被试集中发放统一印制的调查问卷,要求按统一指导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匿名回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当场收回。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包括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和回归分析等。

    2 研究结果

    2.1 被试的RQ问卷和ECR量表评分情况

    RQ问卷结果显示,安全型的被试101人(男48人,女53人),占47.6%;轻视型68人(男33人,女35人),占32.1%;倾注型28人(男10人,女18人),占13.2%;害怕型15人(男5人,女10人),占7.1%;卡方检验结果表明,男女生在4种依恋类型上的人数无显著差异(χ2(3)=2.39,p=0.495)。

    ECR量表的结果显示,所有被试在依恋回避上的得分为(3.35±0.79)分,依恋焦虑得分为(3.03±0.94)分。在依恋回避维度上男生得分高于女生(3.43±0.86 /3.13±0.97, F(1,210)=5.69, p=0.018);在依恋焦虑维度上女生得分高于男生(3.19±0.91/2.84±0.95,F(1,210)=7.83,p=0.006)。

    为了分析两种成人依恋量表的结果是否能够相互印证, 本文从根据RQ测得的四种依恋类型为自变量, 以ECR测得的两个维度的得分为因变量, 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显示在依恋回避维度上, 安全型被试得分低于非安全型, 在依恋焦虑得分上, 安全型和轻视型被试得分低于倾注型和害怕型(见表1) 。

    2.2 四种依恋类型的被试在应对方式量表以及SCL-90上的评分比较

    表2是所有被试在应对方式量表和SCL-90量表上得分的差异情况。方差分析的显示:在应对方式量表各指标上,四种依恋类型的被试在“否认与心理解脱”上差异显著(F(3,208)=2.641,p=0.05),事后检验结果表明安全型被试的得分显著低于其它三种依恋类型的被试;而在“情感求助与宣泄”上,安全型被试的得分显著高于非安全型的被试。

    在SCL-90量表上,四种依恋类型的被试在心理健康的总分,以及所有9个分量表指标上均存在显著性的差异。

    2.3 依恋维度、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分析

    为了探讨依恋维度、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将依恋焦虑,依恋回避,以及应对方式量表各指标,与SCL-90各项指标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3。

    2.4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探讨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以SCL-90总分作为被预测变量,以ECR量表的两个维度得分,以及应对方式各因子得分作为预测变量,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显示只有依恋焦虑,依恋回避和“否认与心理解脱”得分对心理健康水平有预测作用。

    3 分析与讨论

    本调查中,根据RQ测得被试的依恋类型的比例和根据ECR测得的两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和已有的对大学生成人依恋测量的结果较为一致[2][11]。从表1的结果来看,在依恋焦虑上,安全型和轻视型个体得分较低,而倾注型和害怕型的得分较高,这可能是由于前两种依恋类型的被试有良好的自我模型所致;而在依恋回避上,安全型和倾注型的被试有正性的他人模型,而导致得分较低,而轻视型和害怕型的被试回避分数较高。这些结果表明,ECR和RQ分别反应了内部工作模型的不同方面,可以互为应证。

    依恋类型与应对方式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安全型依恋的被试在“否认与心理解脱”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其它三种依恋类型,而在“情感求助与宣泄”上,安全型被试的得分显著高于非安全型的被试,这些结果显示安全型在面对应激情况时,较少采用这种消极的应对方式,而更多地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这可能与他们比较容易形成一个稳定的“安全基地”有关。在依恋类型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上,安全型被试在所有指标上均都好于非安全型,这可能是由于安全型被试由于具有良好的自我和他人模型,因此总体心理状况最好,这与依恋理论的预期相符。而倾注型的被试则在所有指标上得分最高,表明其心理健康水平最差,这可能是由于他们的自我模型较差,而又过于依赖他人所致。由此可见,自我和他人模型与心理健康水平相关。

    ECR的两个维度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显示,依恋焦虑、依恋回避和SCL-90所有指标都呈显著的正相关,说明在依恋回避和焦虑维度上得分越高,心理健康问题越严重。依恋焦虑低的个体(如安全型和轻视型),个体的自我模型构建较好,更为自信,同时对社会支持的主观可利用度较高,人际关系网络构建较好[14];同时,也能够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正视问题的存在,并积极寻求社会支持,有助于压力应对,因此心理健康状态更好。

    综上所述,安全型依恋的被试在应对方式以及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其他三种类型;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以及否认与心理解脱可以预测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但本研究仍然没有涉及到社会支持,人际冲突处理策略等个体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有关成人依恋如何影响心理健康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华山. 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的再认识. 心理科学,2001,24(4):480-481

    [2] 李同归,李嘉,秦和平,郭晓飞,王新暖,刘志平. 大学生依恋类型对心理 健康的影响.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8, 22(10):740-743

    [3] 梁宝勇,郭倩天.关于应付的一些思考与实证研究Ⅲ.应付方式与人格.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1):7-9

    [4] 王雁飞.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关系研究述评.心理科学,2004,27(5):1175-1177.

    [5] Bowlby J . Attachment and loss. Attachment. London : Pimlico ,1969P1997

    [6] Hazan C, Shaver P. Conceptualizing romantic love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7, 52: 511- 524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395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