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医院分娩室管理控制院内感染
【摘要】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感染越发引起医学管理者的关注和重视,分娩室做为综合性医院的特殊区域,存在着至关重要的院内感染问题。如果管理不当,则严重威协着母婴的健康。但是,领导的重视至关重要,同时通过提高全员思想认识,加强护士培训,加强对无菌技术操作,病区环境分娩室的管理,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所以,严格控制分娩室的院内感染是势在必行的。
【关键词】 领导重视 加强管理 控制院内感染 降低感染率
中国分类号:R714.7文献标识号: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0-336-02
近年来,随着评审工作的开展,医院感染问题在各级医院领导中普遍被重视起来,相继成立了以医院感染委员会为决策机构,各称能部门层层把关,实行处处有制约的院内感染管理网络。通过落实《医院工作制度》、《消毒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和保洁措施,不断强化感染意识教育,提高护理人员责任心,增强无菌观念,真正把分娩室的管理,预防院内感染工作落到实处。
1提高思想认识
1.1无论是医院领导、职能科室、还是护理人员都应加强医院感染的认识。领导重视,有健全的组织是做好医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基本保证。但仅仅领导重视还不够,还要让全员护理人员包括分娩室护士对院内感染有足够的重视,依据2000年我国卫生部修改并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和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建立护理人员院内感染监测网,并制定出严格的管理制度及切实可行的计划,明确分工职责,责任到人并狠抓落实,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从思想上和制度上加强对院内感染的重视。
1.2全员强化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护理部和我们感染科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有针对性的对在职护士、进修实习护士岗前进行院内感染预防培训,做到人人了解,人人重视。重点培训科室(如分娩室、手术室等)监控护士,并经常性指异,督促和检查她们的工作,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加强责任心,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自觉遵守各项规程制度,将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工作始终贯穿护理工作的全过程。
2加强分娩室的监测和管理,不断完善消毒隔离措施
2.1分娩室的阳光要充足,温度(24-25℃),湿度(55-65%)适宜。
2.2分娩室的布局应分非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限制区,室内设有隔离产床,同时把好“三关”:即门、鞋、更衣关,所有进入分娩室的医护人员、产妇均应更换衣、裤、鞋、帽,医护人员还要戴好帽子、口罩,严格执行隔离制度。
2.3分娩室的清洁消毒及监测
(1)分娩室定期清扫消毒,实行每天二小时,即月消毒浸湿的托布擦地及擦门拉手二次;每周一大扫,并用1g/m3的过氧乙酸熏蒸消毒,每日紫外线照射两次,第次一小时,有污染随时照射消毒,每月空气及物体表面做细菌培养一次,空气中细菌数应≤200cfu/m3并有记录、有评价、有结果、有反馈、有处理措施。
(2)分娩室医护人员手的消毒和监测:操作前洗 刷手时要认真,严格执行卫生手消毒及七步洗手法,刷洗手后定期抽样培养,不得检出病原微生物,非致病微生物不超过5cfu/cm2C对浸泡手的流液每日测比重,保持其有效浓度,做好记录。操作中,杜绝戴戒指操作。
(3)分娩室的所有无菌物品如产包、手术包、注射器、输液器和器械如吸痰器等,均由专人负责管理,每月抽样做细菌培养,各种消毒溶液每周更换1-2次,镊子、持物钳缸及泡手桶每周高压消毒更换2次,有污染时随时更换消毒液及容器。
(4)产包打开暴露一小时后产妇未分娩,需要重新更换再行接生,一次性产包及其它一次性物品均不得带出分娩室,须由专人毁形后送焚烧炉焚烧。严防外流引起感染和传播。
2.4分娩室工作的助产人员,如有肠道疾病、呼吸道感染、表面抗原阳性者应调离分娩室,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2.5产妇合并感染者应用隔离分娩室或产床、分娩结束后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小结
医院感染控制是一项及其复杂而且科学性很强的技术管理工作,它与护理工作是紧密相连多环节的系统工程。降低分娩室院内感染率的关键是广大的医务工作者。只能不断激发护士自觉的把院内感染控制始终不愈的贯穿整个护理工作全过程,掌握牢固的消毒隔离知识,增强责任心和无菌观念,才能确保母婴平安和健康。
参考文献
[1]《消毒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和国卫生部卫法监发{2002}282号。
[2]栗芳、王清涛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临床分布和药敏结果(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4)445、447。, 百拇医药(佟建华)
【关键词】 领导重视 加强管理 控制院内感染 降低感染率
中国分类号:R714.7文献标识号: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0-336-02
近年来,随着评审工作的开展,医院感染问题在各级医院领导中普遍被重视起来,相继成立了以医院感染委员会为决策机构,各称能部门层层把关,实行处处有制约的院内感染管理网络。通过落实《医院工作制度》、《消毒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和保洁措施,不断强化感染意识教育,提高护理人员责任心,增强无菌观念,真正把分娩室的管理,预防院内感染工作落到实处。
1提高思想认识
1.1无论是医院领导、职能科室、还是护理人员都应加强医院感染的认识。领导重视,有健全的组织是做好医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基本保证。但仅仅领导重视还不够,还要让全员护理人员包括分娩室护士对院内感染有足够的重视,依据2000年我国卫生部修改并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和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建立护理人员院内感染监测网,并制定出严格的管理制度及切实可行的计划,明确分工职责,责任到人并狠抓落实,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从思想上和制度上加强对院内感染的重视。
1.2全员强化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护理部和我们感染科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有针对性的对在职护士、进修实习护士岗前进行院内感染预防培训,做到人人了解,人人重视。重点培训科室(如分娩室、手术室等)监控护士,并经常性指异,督促和检查她们的工作,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加强责任心,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自觉遵守各项规程制度,将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工作始终贯穿护理工作的全过程。
2加强分娩室的监测和管理,不断完善消毒隔离措施
2.1分娩室的阳光要充足,温度(24-25℃),湿度(55-65%)适宜。
2.2分娩室的布局应分非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限制区,室内设有隔离产床,同时把好“三关”:即门、鞋、更衣关,所有进入分娩室的医护人员、产妇均应更换衣、裤、鞋、帽,医护人员还要戴好帽子、口罩,严格执行隔离制度。
2.3分娩室的清洁消毒及监测
(1)分娩室定期清扫消毒,实行每天二小时,即月消毒浸湿的托布擦地及擦门拉手二次;每周一大扫,并用1g/m3的过氧乙酸熏蒸消毒,每日紫外线照射两次,第次一小时,有污染随时照射消毒,每月空气及物体表面做细菌培养一次,空气中细菌数应≤200cfu/m3并有记录、有评价、有结果、有反馈、有处理措施。
(2)分娩室医护人员手的消毒和监测:操作前洗 刷手时要认真,严格执行卫生手消毒及七步洗手法,刷洗手后定期抽样培养,不得检出病原微生物,非致病微生物不超过5cfu/cm2C对浸泡手的流液每日测比重,保持其有效浓度,做好记录。操作中,杜绝戴戒指操作。
(3)分娩室的所有无菌物品如产包、手术包、注射器、输液器和器械如吸痰器等,均由专人负责管理,每月抽样做细菌培养,各种消毒溶液每周更换1-2次,镊子、持物钳缸及泡手桶每周高压消毒更换2次,有污染时随时更换消毒液及容器。
(4)产包打开暴露一小时后产妇未分娩,需要重新更换再行接生,一次性产包及其它一次性物品均不得带出分娩室,须由专人毁形后送焚烧炉焚烧。严防外流引起感染和传播。
2.4分娩室工作的助产人员,如有肠道疾病、呼吸道感染、表面抗原阳性者应调离分娩室,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2.5产妇合并感染者应用隔离分娩室或产床、分娩结束后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小结
医院感染控制是一项及其复杂而且科学性很强的技术管理工作,它与护理工作是紧密相连多环节的系统工程。降低分娩室院内感染率的关键是广大的医务工作者。只能不断激发护士自觉的把院内感染控制始终不愈的贯穿整个护理工作全过程,掌握牢固的消毒隔离知识,增强责任心和无菌观念,才能确保母婴平安和健康。
参考文献
[1]《消毒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和国卫生部卫法监发{2002}282号。
[2]栗芳、王清涛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临床分布和药敏结果(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4)445、447。, 百拇医药(佟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