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刺激反馈治疗配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 |
第1页 |
参见附件(1420KB,2页)。
【摘要】目的 探讨生物刺激反馈治疗配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梗死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营养脑细胞、改善脑代谢药物治疗,其中对照组:常规康复;观察组:常规康复+生物刺激反馈治疗+运动想象疗法。2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简易上肢功能检测(STEF)、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 治疗一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STEF)、上肢F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差异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P<0.05)。结论 生物反馈被动治疗配合意象运动疗法不仅有高级神经功能重建的作用,而且能改善脑梗死患者上肢功能,从而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关键词】生物刺激反馈 运动想象 脑梗死 偏瘫 上肢功能
中图分类号:R4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1-163-02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很高的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及影响人类生存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在脑卒中的诸多后遗症中,上肢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最常见的障碍之一 ,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本文观察生物刺激反馈治疗配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6月—2010年6月在本院以神经内科为主收治的5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9例。其中治疗组男17例、女12例;右侧偏瘫16例,左侧偏瘫13例;平均年龄(54.61±8.4)岁;观察组男15例、女14例;右侧偏瘫18例、左侧偏瘫11例;平均年龄(55.47±7.69)岁;两组的年龄及性别经检验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出标准
①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1]、并经CT或MRI证实的患者;②年龄43~72岁;发病三个月以内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楚,无认知障碍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复发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②合并心肌梗死、心绞痛发作、严重肺气肿等其他限制活动的并发症。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康复治疗;观察组增加了生物刺激反馈治疗和运动想象疗法,具体方法如下:
1.3.1 常规康复治疗: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在生命体质稳定48小时即开始常规功能训练,指导家属以主动训练为主、抑制异常模式、促进正常模式出现。主要康复治疗方法包括:①早期床上良肢位摆放;②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如Bobath技术、PNF技术、Rood技术和运动再学习法;③坐位、站位平衡训练、步行训练等;④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⑤作业疗法(四级木钉板、滚桶、吊环拉力器等)。
1.3.2 生物刺激反馈治疗:采用南京伟思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加拿大Thought公司授权中国地区唯一总代理)生产的生物刺激反馈治疗仪进行上肢被动运动治疗与训练。患者取仰卧位,电极分别置于桡侧腕长伸肌的肌腹与肌腱、刺激时间10秒、间歇时间5秒、刺激频率100H2、刺激强度10—-60MA可调(在以患者能耐受的刺激强度为准)每次治疗20分钟,每日一次。
1.3.3 运动想象疗法[2]:在进行生物刺激反馈治疗和常规功能训练后,让患者进行运动想象训练,想象的内容应集中于改善某种功能,如肩内收、外展、肘屈伸、腕关节屈伸和手指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中的动作。在运动想象治疗中,嘱咐患者注意力要集中,利用全部的感觉及意念进行训练,直到将正常运动模式储存在记忆中为止。
1.4 评定方法
采用简易上肢功能评分(STEF)、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于治疗前后进行评定。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0.0统计进行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3组评定结果之间的差异,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见表1. 治疗前两组上肢STEF、FMA和MBI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一个月后,观察组STEF、FMA、MBI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5)。
3 讨论
生物刺激反馈治疗有高级神经功能重建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患者完成正常的肌肉收缩和关节活动,把正常的关节活动感觉和肌肉收缩感觉传到大脑,促使脑损伤后中枢神经系统形成新的连接和重塑神经通路,动员相关部位的神经组织承担病变组织所承担的某些功能,从而促进脑功能重组以及激活闲置的神经通路替代已受损的神经功能。
脑卒中患者引起的偏瘫,若要产生随意运动,也必须是先有运动意念,然后才有肌肉收缩或肢体运动,康复的作用之一是反复强化这一从脑至肌群的正常运动模式,运动意念更能有效地促进这一正常运动反射弧的形成。
实践中我们发现:生物刺激反馈治疗与运动想象疗法配合可以增强感觉信息的输入,促进潜伏通路和休眠突触的活化,加速缺血半暗带的再灌注及脑血流的改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20KB,2页)。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 pdf全文 需要 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有实力支持百拇发展,欢迎 爱心捐助 。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健康月刊·B版》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