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0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016446
老年病人连续硬膜外麻醉的临床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1月1日 李文杰 杨桂云 李 霖
第1页

    参见附件(1504KB,2页)。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保健事业的进步,人均寿命正不断延长。年龄的增长同时也伴随着各种急慢性疾病的发生,为了提升生命质量,可以利用手术来缓解或解除痛苦的治疗方法也被多数人所接受,以致老年病人选择在何种麻醉下手术更为安全显得尤其重要。现将我院50例老年病人在低位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手术的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期手术病人50例,年龄65—90岁,体重45—75公斤,ASAⅡ-Ⅲ级,其中下肢手术28例,下腹部手术28例,术前合并高血压20例,合并冠心病18例,合并糖尿病9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3例,合并脑血栓后遗症2例,两种病以上并存者4例。

    1.2 麻醉方法 术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纳0.1、阿托品0.5mg,入手术室后建立外周静脉通路。经L2-3或L3-4椎间隙硬膜外穿刺,向头或尾端置管3.5—4cm,注入实验量1.5—2%利多卡因3-4ml后排除无腰麻征,再小量分次注药,勤测麻醉平面,控制阻滞平面不超过T8。术前常规监测EKG、BP、HR、SPO2,经鼻导管或面罩吸氧。

    1.3 统计分析 计量数据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t检验进行组间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结果

    50例病人中46例麻醉效果满意,4例阻滞不全经辅助用药完成手术,术后亦未见麻醉并发症。MAP、HR、SPO2变化见表1

    表1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

    与麻醉前相北,△P<0.05

    硬膜外阻滞下,所有老年病人血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经补液、扩容,必要时应用麻黄碱后均维持稳定。对体质极弱且术中出血较多者给予输适量红细胞。心率慢者每次静注阿托品0.2-0.3mg。术中有3例病人出现频发室性早博,给予利多卡因50mg静注后改善。4例心肌明显缺血病人应用硝酸甘油0.5ug/kg-1min-1治疗后改善。精神紧张者辅助1/3-1/2量度-氟合剂或咪唑安定,每次0.5-2mg。

    3 讨论

    老年病人各个系统都有与年龄相关的衰老的改变,又有疾病所引起的病理生理变化,各脏器功能之间的平衡非常脆弱。我们体会,虽然老年病人常有多种病并存,且骨质增生、韧带钙化,增加穿刺难度,但低位尤其是下腹部及下肢手术,仍以椎管内麻醉为首选,可避免全身麻醉时对老年人心肺功能的影响[1]。据研究,创伤应激反应可导致血浆黏度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加。与单纯全麻病人比较,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者的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在30min后即明显下降,且手术后很快就能恢复正常,这与硬膜外阻滞后血管扩张,组织间液向血管内转移增加有关。这有利于减少老年病人术后血栓并发症和康复质量[2]。我们体会,为老年人实施硬膜外麻醉宜小量分次低浓度注药,避免阻滞平面过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0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