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0年第12期
编号:12013467
辨证论治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肥胖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2月1日 《中国健康月刊·B版》 2010年第12期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药辨证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肥胖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辩证施治临床分为脾虚湿阻型、脾肾阳虚型、胃肠实热型,治疗本病35例,并设33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抗精神病药物观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2.86%,对照组总有效率36.36%,两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本方法对本病有健脾益气、祛湿化痰、温阳补肾的功效,能明显减轻体重。

    【关键词】肥胖症/中西医结合疗法 辨证论治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应用

    中图分类号:R2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2-063-01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特殊的思维、知觉、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一般无意识及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精神分裂症见于不同人群,A jablensky(2000)指出: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为1.4‰—4.6‰,发病率为0.16‰—0.43‰。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目前多采用西药奥氮平、利培酮、氯丙嗪、氯氮平、五氟利多等进行治疗。其优点是见效快,服药后很快就能使患者平静下来。缺点是副作用大,患者需要长期服药,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可有不同程度的体重增加,可能的原因包括药物对糖、脂肪和水盐代谢的影响,药物的镇静效果及精神症状继发的食欲亢进和运动不足[1],也有报道认为药物可引起高催乳素症,改变了性腺-肾上腺-类固醇激素的平衡及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致集体内分泌代谢失调而导致肥胖[2]。由于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体重增加的机制尚不十分明了,给治疗带来了一定困难,于是近年来许多学者都将注意力放在了中医药治疗上。
, 百拇医药
    笔者于2009年8月—2010年6月,根据中医辨证理论,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肥胖35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到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68例,均为我院精神科门诊和住院病例。符合:1.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按照2000年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提出亚洲成年人BMI正常范围为18.5~22.9;≥23为超重;23~24.9为肥胖前期;25~29.9为Ⅰ度肥胖;≥30为Ⅱ度肥胖。3.无肥胖家族史,服药前无明显肥胖,体重指数(BMI)<24;4.肥胖因服用抗精神病药所致,符合肥胖的体重指数标准:BMI≥25;5.排除其他严重躯体疾病及内分泌疾病所致的肥胖。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20-48岁,平均年龄(30±6.5);精神分裂症病程(0.8-16.8)年,平均(5.6±2.1)年。对照组33例,其中男17例,女16例;年龄21-50岁,平均年龄(32±7.6);精神分裂症病程(1.2-18.2)年,平均(5.8±1.9)年。2组病例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显著(P>0.05)。两组用药情况比较:两组在使用AP种类方面,均以单一用药,治疗组使用利培酮18例,奥氮平8例,氯氮平4例,氯丙嗪2例, 舒必利2例,奋乃静1例。对照组分别为16例、6例、3例、3例、3例、2例。两组用药剂量(均折为利培酮量),其中治疗组(4.5±1.5)mg/天;对照组(4.5±1.5)mg/天。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 百拇医药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维持原服抗精神病药物种类和剂量不变,同时均给予饮食调整、健康教育和行为运动疗法。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辨证施治内服汤药制剂,一天2次,1次100ml,连服8周。

    3 辨证治疗 脾虚湿阻型:证见体肥臃肿,倦卧少动,胸闷气短 ,面色浮肿无华或萎黄,体虚无力,痰多白色,食少便溏。腹胀饱满,胃纳欠佳。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治宜健脾益气,化痰除湿。药用:茯苓20g,肉桂10g,黄芪24g,白术10g苍术10g,泽泻10g,荷叶10g,番泻叶6g,法半夏9g,大腹皮12g,枳实12g,砂仁6g,山楂30g。

    脾肾阳虚型:证见形体肥胖,疲倦乏力,腰背酸痛,头晕气短,情感淡漠,寡言少动,思维疲乏或片段断妄想,记忆力减退。面色无华或萎黄,体虚无力,畏寒肢冷,食少便溏或数日不便,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弱。治宜益气温阳补肾。药用:党参15g,茯苓15g,白术10g,淫羊藿12g,泽泻10g,,丹皮12g,,川牛膝12g,,肉桂9g,,制附子6g,,干姜5g。
, http://www.100md.com
    胃肠实热型:证见肥胖多食易饥,胃脘滞闷,口干舌燥,易怒,大便干结硬,小便少赤涉,舌红苔黄厚干燥,脉数大,或滑数有力。治宜泻热通腑,渗湿化浊。药用:栀子10g,,滑石10g,厚朴10g,,白术9g,,黄芩10g,,薄荷6g,大黄6g,荷叶5g,,槟榔10g,白寇仁10g,杏仁10g,芒硝10g。

    以上各型均为每日1剂,浓煎为200ml,早晚分2次服。

    对照组:维持原抗精神病药治疗。两组都在原抗精神病药剂量不变的基础上进行全程8周的治疗。治疗在健康状态下进行,避免高脂、高糖及高盐饮食,避免特意节食或运动。

    4 疗效标准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单纯性肥胖症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3]。临床痊愈:体重下降并达到标准体重范围内,BMI接近23,有关症状消失;显效:体重下降5kg以上,BMI下降≥4,有关症状基本消失;有效:5kg>体重下降>2kg,4>BMI下降≥2,有关症状减轻;无效:体重无变化或下降不足2kg,BMI下降未达到2,相关症状未减轻。
, 百拇医药
    5 治疗结果治疗组35例,显效11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显效率31.43%,总有效率82.86%;对照组33例,显效2例,有效10例,无效21例,显效率6.06%,总有效率36.36%。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均未有精神症状恶化,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6 典型病例患者,女,28岁,身高158cm,患精神分裂症4年,自2006年8月开始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一直服用利培酮治疗,精神症状渐好转,维持用量4mg/日,但体重持续增加,2010年3月体重72kg,BMI28.84,症见体肥臃肿,倦卧少动,面色浮肿无华或萎黄,体虚无力,痰多白色,腹胀饱满,胃纳欠佳。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辨证为脾虚湿阻型,给予茯苓20g,肉桂10g,黄芪24g,白术10g苍术10g,泽泻10g,荷叶10g,番泻叶6g,法半夏9g,大腹皮12g,枳实12g,砂仁6g,山楂30g。每日2次,连续服用8周。8周后体重61kg,BMI24.44,其精神功能正常无变化,未见有不良反应。
, 百拇医药
    7 讨论 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可有不同程度的体重增加,部分病人可以出现肥胖,药源性肥胖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药物加以控制。单纯开展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治疗其效果也不理想。

    中医认为,长期服药抗精神病药物损伤脾胃,药物镇静病人久卧伤气,气血生化无源,痰湿内阻证,而出现分肥胖;其本在脾,其标在痰湿,其性多虚实夹杂[3]。其病机演变多是脾虚失运,痰湿内滞,或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导致水谷精微失运,转为痰浊膏脂,阻滞气血,形体渐丰,日久导致脾肾两虚,形体肥胖。故此脾气健运,痰湿得以祛除,气血生化有源而达到减肥的目的,且不会恶化病情,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刘铁榜.抗精神病药所致体重增加[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1,28(1):31.

    [2]吴仁容,赵靖平.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药源性肥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5,9(1):23.

    [3] 王彦恒.实用中医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 http://www.100md.com(林 晖 黄德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