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在白内障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第1页 |
参见附件(844KB,2页)。
高频超声分辨率强,对晶状体、玻璃体、眼底及球后组织等眼内结构可清楚显示,对诊断白内障,明确手术方式,规避手术风险及术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6-10月我院为“健康列车,光明行动”共筛选老年性白内障268例,共293只眼, 年龄58-87岁,平均69岁,所有患者均眼科常规裂隙灯、检眼镜检查,凡视力<0.1,晶状体完全浑浊,玻璃体、眼底窥不进者,做眼球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经手术证实。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PHILIPSHD7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10.0MHZ,受检者取仰卧位,轻闭双眼涂耦合剂,探头轻置于眼睑行眼球多切面扫查,测量眼轴、晶状体、玻璃体长度等,嘱患者转动眼球及调节增益,仔细观察晶状体前后囊膜、玻璃体、眼底结构及球后组织形态及内部回声,必要时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病变血流情况。
2 结果
268例患者共283只眼,声像图表现为晶状体完全浑浊型,囊内无回声区消失,内出现光点、光斑或块状强回声。
283只眼单纯白内障126只眼,合并玻璃体浑浊157只眼,其中轻度浑浊84只眼,占29.7%,声像图表现为玻璃体内见散在点状中强回声;中度浑浊43只眼,占15.2 %,声像图表现为玻璃体中后部见点状、条带状、絮状中强回声(图1);玻璃体重度浑浊32只眼,占11.3%,声像图表现为玻璃体腔内见点状、条状、絮状中强回声充填(图2)。
157只眼玻璃体浑浊同时合并玻璃体积血24只眼,玻璃体内机化膜86只眼,完全性视网膜脱离17只眼,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9只眼,晶状体后脱位2只眼,其他19只眼。
玻璃体积血24只眼,出血时间较短时超声表现为玻璃体腔内中低细密点状回声沉积于玻璃体后方,随眼球运动成落沙样运动;出血时间较长时则玻璃体内见粗大斑点状、团块状强回声后方伴声影(图3)。
玻璃体内机化膜86只眼,玻璃体腔内可见长短不一、形态各异的条带状、树枝状、短棒状稍强回声(图4),运动及后运动试验阳性。
完全性视网膜脱离17只眼,其声像图表现为在轴位玻璃体内呈“V”型中强带状回声,一端与视乳头相连,另一端与周边眼底光带相连,转动眼球发现其运动及后运动试验阴性,CDFI:“V”型带状回声上探及血流信号及与视网膜中央动脉相同的血流频谱(图5)。
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9只眼,超声表现为玻璃体无回声区后部见弧形中强带状回声,光滑纤细,提高增益后,带状回声显示更清晰,后极部与视乳头无连接(图6),运动及后运动试验阳性,CDFI:弧形带状回声上未探及血流信号。
晶状体后脱位2只眼,超声表现为玻璃体腔内探及椭圆形光环,其回声增厚增强,其内见粗点状回声附着(图7)。
3 讨论
老年性白内障是指与年龄相关的晶状体退行性变,是老年人视力损害、失明的主要原因,本组病例主要来自边远山区,病程长,就诊晚[1],晶状体完全浑浊,常规眼科裂隙灯、检眼镜无法窥进玻璃体及眼底,无法完全了解晶状体、玻璃体、及眼底情况,判断玻璃体浑浊程度,鉴别玻璃体内机化膜、玻璃体后脱离、视网膜脱离、晶状体脱位等。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晶状体、玻璃体、眼底及 球后组织等,观察晶状体浑浊程度,有无合并玻璃体浑浊、程度、部位及眼底情况等帮助鉴别玻璃体内机化膜、玻璃体后脱离、视网膜脱离、晶状体脱位等。
玻璃体内机化膜与视网膜脱离及玻璃体后脱离鉴别点:玻璃体内机化膜为玻璃体内形态不一,强度不等的条带状、树枝状、短棒状回声,与眼底后极部视乳头无连接点,运动及后运动试验均为阳性,CDFI:条带状回声上无血流信号;视网膜脱离为轴位玻璃体腔内出现“V”型中强回声,一端与视乳头相连,另一端与周边眼底光带相连,转动眼球见其运动及后运动试验均为阴性,CDFI:“V”型带状回声上探及相连信号及与视网膜中央动脉一致的血流频谱。[2]而玻璃体后脱离则为玻璃体无回声区后极部弧形中强带状回声,光滑纤细,随眼球运动呈左右摇摆样运动,提高增益后,带状回声显示更清晰[3],降低增益较后壁回声提前消失。
综上,对于晶状体完全浑浊眼科常规检查无法窥进的白内障患者,利用高频超声检查,可以判断晶状体浑浊程度,进一步观察玻璃体浑浊程度、有无视网膜脱离[4],鉴别玻璃机化膜及玻璃体后脱离;玻璃体轻度浑浊对手术后视力恢复无影响,而中、重度浑浊术后视力恢复有一定影响,视网膜脱离则为白内障手术禁忌症,因此高频超声检查在一定程度上为减少手术风险,估测手术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云竹.白内障术前高频超声对玻璃体病理膜的鉴别.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9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84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