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1年第3期
编号:12086494
一起农村小学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流行的回顾性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1日 《中国健康月刊·B版》 2011年第3期
     【摘要】 目的 分析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流行因素,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流行病学方法。结果 村医和学校对首例病人未能及时发现与隔离,对多数病例隔离不规范,造成疫情的进一步蔓延扩散;村医和学校的疫情报告意识淡薄,对疫情报告不及时,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疫苗接种率较低等是此次暴发流行的主要因素。结论 应重视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落实晨检等各项防控措施;提高村医和学校对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敏感性和及时性;提高疫苗接种率,形成有效的免疫保护屏障。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暴发 流行因素 分析

    中图分类号:R181.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3-365-01

    2007年3月28日至5月8日,濉溪县韩村镇土楼村土楼小学发生了一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现对疫情的调查处置结果回顾性分析如下:
, 百拇医药
    1 材料与方法

    1.1 流行病学资料 对所有患者逐个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填写《流行性腮腺炎个案调查表》。

    1.2 诊断标准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中“流行性腮腺炎(GB 17016—1997)诊断标准”为依据。

    1.3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流行病学方法。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土楼小学位于土楼村东南部村口田野中,从学前班到六年级共7个年级6个班,学前班与一年级为合并班,其余1个年级1个班,共有208名学生,教职工12人,患者全部是学生,学生都是土楼村人,共发病42例,罹患率为19.09%。

    2.2 时间分布 首例患者,男,10岁,本校三年级学生,于3月28日发病,右侧腮腺肿大,疼痛,不发热;末例患者发病时间为5月8日,疫情持续42天,3月28日-31日1例,4月上旬5例,4月中旬10例,4月下旬17例,5月1日-8日9例,发病高峰主要在4月下旬,占发病总数的40.48%。
, http://www.100md.com
    2.3 人群分布 年龄分布在4至12岁之间,各年龄组均有发病,其中10岁发病最多,14例,占33.33%。男生28例,占66.67%;女生14例,占33.33%;男女之比为2:1。发病主要分布在一、二、三、四4个年级,分别占发病总数的19.05%、16.67%、38.10%、26.19%。

    2.4 临床特征 42例患者发病症状轻重不一,19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发热,23例不发热,均出现单侧或双侧腮腺非化脓性肿胀、且多为单侧,肿胀以耳垂前下为中心,向四周扩大,局部皮肤肿亮,压痛,张口及咀嚼时胀痛较明显,全部病程约7~12天,主要以对症治疗及抗病毒为主,所有病例预后良好,未发生并发症。

    2.5 免疫史 42例患者中有3人接种过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其余39人均无接种史或不详。

    3 暴发流行因素

    首发病例发病时未出现明显的前驱期症状,直至出现明显的腮腺肿胀时仍然在坚持上课,未能及时发现和隔离治疗,作为传染源的意义较大。2007年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在我县尚未纳入计划免疫,麻腮风三联疫苗(MMR)价格较高,民众认同度较低,造成疫苗接种率低,而易感人群逐年积累,也未能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该病临床表现较轻,病死率低,村医疗点及校方忽视了对其进行必要的报告和监测,而且对首发病例重视不够,缺乏积极的防治措施,至使造成流行。
, http://www.100md.com
    4 预防控制措施

    患者在家或医院隔离治疗,至腮腺肿胀消失后7天方可返校。及时对从未发病也未有明确疫苗接种史的108名易感者,全部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操作要求开展应急接种,接种率达到100%,并服用板蓝根药物预防。加强监测,规范落实晨检制度,主动搜索病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加强室内通风,饮食具、地面、座椅、门窗把手等消毒,开展健康教育等综合性预防措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5月8日最后1例病例发病后30天后该校再无新病例发生,6月7日宣布解除疫情。

    5 讨论

    由于流行性腮腺炎临床症状表现较轻,病死率低,在防治实践中容易被忽视,有效的防治措施通常难以及时落实。另外,人感染腮腺炎病毒后25%-40%人可完全没有症状,因此隔离病人不能完全控制本病的流行,目前关于腮腺炎的传染期认识尚不一致,因而隔离期难以确定,造成续发病例不断出现。人群对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具有普遍的易感性,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流行性腮腺炎采取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往往收效不大,应采取以保护易感人群为重点的综合性防治策略[1]。在流行时对易感者进行免疫接种,特别是有暴露危险的人及时开展应急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并达到95%以上的接种率[2],是控制腮腺炎暴发经济有效的措施[3], 因此在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时,应尽早进行腮腺炎疫苗的应急性预防接种。而注射一般免疫球蛋白无效,不推荐使用[4]。本次疫情是在韩村镇卫生院4月25日8:00接诊3例该镇土楼村小学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时发现报告的,在此之前患者均在该村医疗点接受过诊治,患者也曾因病请假,但村医疗点和校方均未报告,因此落实疫情报告制度,提高村医疗点和校方人员的疫情报告意识和责任,加大疫情监测和主动搜索病例,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已有文献称在腮腺炎症状出现前7天至后9天的唾液中和腮腺炎症状出现前6天至后15天的尿液中分离到病毒;发病前2天至发病后5天传染性最强[4]。因此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报告、早期隔离患者,对缩小、控制本病流行将是非常有利的。腮腺炎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较低,一般不需做终末消毒,但被患者污染的饮食具仍需煮沸消毒,通风换气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手段,在腮腺炎流行期间科学采取开窗通风、合理使用口罩等均是切断传染途径的有效方法。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戴光强,主编.医学继续教育系列丛书·疾病控制分册[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47-153.

    [2]任军,主编.安徽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技术方案[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90-196.

    [3] 王文明,徐定郁,薛黎坚,等. 流行性腮腺炎爆发应急预防接种卫生经济学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3):247-248.

    [4]冯子健,主译.传染病控制手册[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381-384., http://www.100md.com(董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