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1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081542
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小儿房间隔缺损39例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1日 杨舟 黄希勇 陈智 邓荣 王祥 王勋 陈洁
第1页

    参见附件(3997KB,3页)。

     【摘要】目的 评价国产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ASD)疗效。方法 ASD在透视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监视下,经导管置入国产封堵器封堵ASD,术后3天、1个月、3个月及6个月TTE、X线胸片及心电图(ECG)检查。结果 术后即刻显示房间隔缺损闭合,术后随访,残余分流3个月内消失,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国产封堵器治疗ASD是安全有效的,操作简便,成功率高。

    【关键词】国产封堵器 介入治疗 房间隔缺损

    中图分类号:R72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3-116-02

    ASD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以往开胸手术是唯一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心脏介入治疗的不断发展、范围的不断拓宽,ASD的介入治疗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开展,并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因其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减轻患者痛苦等优点,易被广大患儿家属所接受。我院2007年10月15日至2009年4月22日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小儿ASD39例,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ASD患儿39例,其中男16例,女23例,年龄1岁4月~11岁(年龄分布见表1),体重9.5~24kg,住院时间3~11天,平均住院时间5天。

    表1 39例ASD患儿年龄分布

    1.2 治疗方法

    ASD封堵方法参照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的《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指南》[1]及戴儒平、高伟编写的《先天性心脏病与瓣膜病介入治疗》[2]。选用深圳先健ASD封堵器及输送系统,封堵器左房侧伞盘较腰径大7mm。术后1、3、6月常规随诊(复查TTE、X线胸片及ECG)。

    2结果

    术中TTE发现多发ASD患儿2例,根据多发ASD中最大缺损的直径和边缘情况选择封堵器,其中1例封堵后即刻TTE示封堵器边缘见线样残余分流;单一ASD患儿测量ASD直径5~31mm,其中直径≥30mm的较大ASD患儿3例,1例前缘径不足4mm,其余2例前缘径及下腔静脉缘径均不足4mm,选择封堵器8~33mm,封堵后即刻TTE示7例(包括3例较大ASD患儿)见少量残余分流。术后随访残余分流3个月内均消失,未出现并发症(封堵器脱落、影响瓣膜功能、心律失常、心内膜炎、栓塞等)。

    3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主张早期治疗以纠正异常血流动力学状态。传统方法为外科开胸手术修补,近年来随着先心病介入治疗器材的不断研制和开发,尤其是国产器材的问世,极大地推动了先心病介入治疗的发展[3]。介入治疗以其操作较简便、成功率高、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康复快等优点为该类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途径[4]。

    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首先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如果适应证掌握不严,容易出现封堵器脱落、残余漏、瓣膜返流、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ASD封堵的适应证参照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的《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指南》[1]及戴儒平、高伟编写的《先天性心脏病与瓣膜病介入治疗》[2]。

    本组行ASD封堵治疗的患儿年龄不足3岁的12例,占30.8%,其中不足2岁的6例,占15.4%,最小年龄为1岁4月,体重9.2kg,虽未达到先心病介入治疗指南要求,但患儿ASD大(TTE示14mm)、反复肺炎、心包积液、心功能不全表现明显、体重不增,封堵治疗后患儿一般情况好、呼吸道感染明显减少、心包积液吸收、心功能不全表现改善、体重增加。我们的体会是ASD大的小婴儿往往有反复或持续的严重呼吸道感染,手术时间难以掌握,有时一味等待则可能失去手术的机会,我们根据具体临床情况实施手术:肺部炎症明显好转,仅有干罗音或局部湿罗音,气道分泌物稀少,无严重的喘憋;胸片无大片肺炎和肺不张;血常规基本正常,血培养排出败血症;体温<38℃;心力衰竭基本控制,尿量增多,四肢温暖,进食增多,哭闹减少,睡眠好转;无酸碱失调和电解质紊乱等。对于年龄小、体重轻的患儿,ASD封堵手术的实施同时要考虑患儿血管是否能承受,对于本患儿,我们选用16mm封堵器及10F输送系统,手术安全,无血管损伤。我们认为,适应证的选择标准是相对的,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术者技术熟练程度、器械的改进适当放宽。

    本组中多发ASD患儿2例,均为一个大缺损合并一个或多个小缺损,小缺损距离大缺损近(2-5mm),属大缺损边缘的一部分,我们选择合适的封堵器封堵大缺损,由于封堵器“腰部”略大于缺损,将缺损边缘的组织挤压,小缺损随之缩小甚至闭合,加之封堵器左房侧伞盘较“腰部”大7mm,能部分或全部覆盖小缺损。其中1例封堵后虽有线样分流,但随着封堵器内皮化和封堵器周围结缔组织增收,分流于3个月内消失。当然,对于多发ASD,如果多个ASD相距较远,则可能需要植入多个封堵器。

    本组封堵直径≥30mm的较大ASD患儿3例,1例前缘径不足4mm,其余2例前缘径及下腔静脉缘径均不足4mm,封堵后虽有少量残余分流,但3个月内均消失。成功封堵小儿较大ASD与许多因素有关,比如:①ASD的大小、形态:术前TTE应多切面连续扫描检查,了解每一个切面ASD的大小,寻找ASD最大径。如果ASD呈椭圆型成功可能性大,呈类圆形成功可能性小。②ASD边缘状况:小儿大ASD常伴有边缘不足,本组3例较大ASD缺损边缘不足,其中1例前缘径不足,另2例前缘径及下腔静脉缘径均不足。单纯前缘径不足不是介入治疗的禁忌证,但如同时并发下腔静脉侧无缘释放封堵器则必然脱落,下腔静脉侧有不足的边缘即使其部分无缘但所占角度较小(小于30度),如选择封堵器合适亦可成功封堵。③封堵器:大封堵器要有足够的硬度和良好的回弹性,否则封堵器亦会脱落,同时封堵器应容易通过输送长鞘管回收自如,同时选择封堵器时亦要考虑ASD边缘状况,如ASD边缘不足,则要相应选择稍大封堵器。④术者经验:小儿大ASD常边缘不足,同时大封堵器左房伞盘直径亦常大于左房横径,术者在释放封堵器时左房伞与房间隔易垂直位置,很容易自缺损脱入右房,需要术者用特殊手法如“肺静脉”法等完成,术者要有足够的ASD封堵经验。封堵成功后必须作牵拉试验,由于封堵后20~30min右心房就可回缩,此时有可能ASD相应稍变小、封堵器固定更牢靠,一般在封堵治疗后20~30min再牵拉。另外TTE在检查下腔静脉侧缘时有一定的盲区,需要特别切面才可显示,这亦要求超声医生有足够的经验。

    总之,我们认为,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术中仔细操作,术后谨慎处理,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封堵小儿ASD疗效是安全可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997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