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1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114134
健康教育在门诊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1日 王满清
第1页

    参见附件(2842KB,2页)。

     【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提高静脉输液质量。方法 有针对性地抽取输液患儿81例为对照组,81例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及护理措施,实验组除采用常规输液及护理常规外,采用静脉输液前、中、后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输液成功有效率;结果 发现实验组输液一次成功率96%,对照组输液成功有效率88%, P<0.05,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健康教育用于门诊小儿静脉输液全过程,能有效提高输液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及社会效率。

    【关键词】健康教育 小儿 静脉输液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207-02

    静脉输液是保证抢救和治疗效果的前提条件,又是小儿最常见的治疗方法。由于小儿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在进行静脉输液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贯穿于预防医疗、护理全过程中,而且健康教育本身也是一种治疗护理因素。健康教育工作措施的落实,是取得小儿静脉输液成功的关键之一。我科针对小儿病人的特点形成 了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的健康教育局面,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年7月有针对性地抽取门诊患儿162例,男85例、女77例,年龄3岁—8岁。其中实验组81例,男43例,女38例。对照组81例,男42例,女39例,实验组与对照组对象年龄、性别、肥胖比例较接近。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及护理措施,实验组除采用常规输液及护理常规外,采用静脉输液前、中、后进行健康教育。

    1.2.1 输液前的健康教育

    输液前认真做好患儿及家长的解释工作和健康教育,护士态度亲切和蔼,使用安慰性语言询问病情,有无过敏和特殊的要求。可与之亲切地交流,抚摸患儿的头部,握着他们的小手,对其鼓励、表扬,一边交谈,一边选择静脉血管,从而分散其注意力,以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并向家长说明输液的原因,输液的目的,输入的药物,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项[1]等。

    1.2.2输液中的健康教育

    ① 根据病情和所输注的药物向患儿及家属介绍各种输液反应和过敏反应的表现。② 指导控制输液速度的重要性。输液过程中,护士可根据小儿的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调节好滴速,一般儿童控制在20-40滴/分钟,头皮静脉输液宜在20滴/分钟,教育患儿及家属不能随意调节输液滴速,以免发生意外。同时告知患儿当天输入液体总量及完成输液的大致时间,指导患儿作适当活动和更好舒适体位,可有效预防疲劳感和增加患儿配合的主动性。

    1.2.3 输液完毕的健康教育

    输液结束拨针时动作应轻柔,用左手食指在针尖的上方约2cm处绷紧患儿皮肤,右手持针柄略将针抬高10—15度,快速拨针后立即用左手拇指垫无菌干棉球沿血管纵向按压,可以减轻拨针时的疼痛,特别是患儿,消除了拨针时的恐惧感,避免了皮下瘀血的形成,有利于此静脉的再次使用[2]。也可在患儿输液完毕拨针后,将输液侧上肢在平卧状态下屈肘90度,并举手2—3分钟;坐位站立患儿,则应将输液侧上肢举起手超过头顶水平2—3分钟[3]。对于血管弹性差的患儿,指导其经常热敷保持血管弹性。如输入抗生素患儿拨针后必须在病室观察10—20分钟后方可离开。

    2 结果

    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输液一次成功率比较,详见表1。从表1可知,实验组输液有效率96%,对照组输液有效率88%,其差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输液一次成功率的比较 %

    P<0.05

    3 讨论

    3.1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做好这项工作对促进患儿健康恢复、预防疾病、改善护患关系具有积极作用,护士应重视其健康教育的同时还应提高自身的素质。

    3.2现在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重要成员,3、4个大人陪同一个患儿来院里是常事。家长对护士的期望与患儿的疼爱成正比例增长。护士所面对的不仅是患儿,还有他们的家长。而小儿进入医院就医,首先接触的是护士,面对陌生的环境,看到陌生的面孔穿着特别的白大褂,就深感恐惧。因此护士应该设法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同时还必须做好众多家长的宣教工作。使其能理解和配合护理工作。小儿和家属的健康教育做好了,可大大减少护理人员用于应对解释、咨询、责难、甚至纠纷的时间,也可激发家长的参与意识,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消除输液治疗的隐患,保证患儿顺利完成输液治疗。这样,既可得到小儿的信任与合作,又能密切医护与患儿、家属的关系,使他们能更好地配合静脉输液,容易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输液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各种输液反应和过敏反应的表现,如发热反应,是输液中常见的一种反应,主要表现为发冷、寒战和发热,严重时可伴恶心,呕吐头痛,体温高热达40—41℃,若发现上述情况,可减慢滴速或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护士及时进行处理,如果患儿结膜充血,顔面部出现皮疹并瘙痒,或者突然紫绀,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则表示患儿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液,采用脱敏药缓解症状后改换药静滴。在输液过程中,营造舒适的治疗环境,促进舒适护理门诊注射观察室,对患儿来说既是接受治疗的地方,也是休息的场所,其环境对患儿的心理也有着直接的影响。我们还备有体温计,饮用冷热水,一次性水杯,以更好地体现人性化服务。

    3.4 门诊小儿静脉输液因其对象特殊,牵涉范围广,其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与成人静脉输液有很大差别。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出输液前、中、后宣教的方法,经过临床实践,认为此方法适合门诊小儿静脉输液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实用效果。

    参考文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4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