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例儿童心理健康的临床探讨
第1页 |
参见附件(2732KB,2页)。
【摘要】目的 让我们了解儿童心理健康的变化,充分的对儿童的心理进行研究。方法 针对246例儿童的心理疾病进行分析,本组儿童246例,其中男 130例,女116例,6岁以下就诊儿童114例,6~12岁127例,13岁以上5例。结果 根据儿童的年龄变化了解病因,和导致心理疾病的外在因素。结论 通过对儿童心理疾病的变化和引发心理疾病的因素,探讨儿童社会心理理论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儿童 心理健康 保健
中图分类号:R1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348-02
在飞速发展的时代医学也发生了改化,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也随之改变。儿童的心理健康被视为重点的研究方面。儿童心理情绪与行为障碍是发生在儿童少年时期以心理行为情绪异常或肢体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我院对2009年-2010年保健科就诊246名儿童进行临床的分析研究。
1 临床资料
本组儿童246例,其中男 130例,女116例,男女比例为1.1∶1。6岁以下就诊儿童114例,6~12岁127例,13岁以上5例,分别占全部就诊儿童的46.4%、51.6%、2%,见表1。
表1 就诊儿童年龄、性别分布
2 临床表现
不同年龄组儿童就诊原因 6岁前儿童就诊原因主要为行为问题、有意无意地吸吮手指、嘴唇,啃咬手指甲等,而6岁以上儿童则以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多动、不能专心听老师讲课、东张西望、做事有始无终、学习困难为主。13岁儿童以上表现为厌学、逃学、爱说谎话,有的还表现为攻击行为,当他的欲望达不到满足时,采取有害他人、打人骂人、毁坏物品、强抢别人东西的行为。详见表2。
表2 246例不同年龄(岁)儿童心理门诊就诊原因
3 致病因素
3.1 家庭因素 家庭人员的和睦,家长受教育程度及处理问题的方式都直接影响着儿童身心健康。有些家长经常用暴力惩罚的方式教育孩子,结果孩子也会用同样的方法对待其他儿童,儿童心理情绪与行为障碍的发生与家庭因素有关。
3.2 环境因素 过重的学习负担和枯燥单调的校园生活以及社会快速变革中的各种压力和诱惑给儿童带来的紧张因素均可成为致病因素。如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及寄宿制小学的增多,父母与孩子交流、沟通少,对孩子心理情绪关心不够,致使有些儿童出现情绪及行为障碍。同时儿童模仿能力强,而辨别是非的能力差,一些暴力影视片、暴力电子游戏也加重了儿童的攻击行为,所以儿童心理情绪及行为障碍的发病与社会环境因素关系密切。
3.3 遗传因素 有些儿童遇有不顺心的事就会出现头痛、头晕、焦虑等,家长本身也有同样的表现。如父母为焦虑症患者,患儿的焦虑可迁延不愈,成为慢性焦虑。家族中的高发病率及双生子高同病率都提示焦虑、恐惧、厌学等情绪障碍与遗传有关[1]。
4 结论
儿童心理理论是儿童社会认知中的一个关键概念。心理理论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假设是:只有具备一定量的关于心理活动知识,儿童才可以习得一定的社会技能,并学会做出正确的情绪反应,进而发展为社会交往行为。
4.1 心理理论协调儿童间社会信息的沟通
心理理论在人与人的相互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拥有发展良好的心理理论,就能使个体更好地操作与控制日常的环境,较准确地预测他人和自己的认知和情感状态,并协调相互间的关系。合作是我们积极倡导的一种亲社会行为,达到合作的重要条件是要求儿童不仅能了解其他人的愿望、想法,能与其他人共享某种情感、信念、态度,还需要了解自己的言行会给别人带来什么影响。在儿童的生活中,学会通过了解他人的意图和动机,来判别其态度和行为的性质,再作出恰当反应。
4.2 心理理论有助于调整儿童自身的评价与反应
在社会互动中了解他人行为的意图对于儿童作出评价与反应是很重要的。儿童如果能理解他人行为原因的多样性,那么在对他人做出评价时也会更加客观全面。如对于一个上课迟到的学生,也许出于惯性,也许是身体不适,也许是某种偶发事件,儿童如能全面掌握这些就会更适当地评价这个学生。另外在元认知的发展过程中,将更好地调整个体对自我的评价水平的提高,使个体从外表状态的一些评价转为从心理品质方面的评价,更好地对一些描述心理状态的词进行表征。
4.3 心理理论对儿童理解人际关系的帮助作用
人际关系好坏与否,个体是否能融入到社会群体中,取决于个体对不同类型人际关系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相应的行为。理解人际关系就是在特定情景中能意识到自己和他人地位,对他人观点进行推理。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有助于个体良好同伴关系的形成和保持:Slaughter[6]等人发现,受欢迎儿童比受拒绝儿童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
4.4 心理理论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
道德发展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一个儿童道德的发展,首先是道德认识的提高和道德情感的增强,然后是道德行为的形成。道德认识提高的标志是道德判断与推理的完善。随着心理知识的发展,儿童能从人与人的关系上,能从不同角度看待某个道德问题,在社会交往中能意识到彼此对等的地位,觉察到别人行为时的心理状态,因此能使其道德判断顺利地从他律向自律过渡。在道德情感中有一种称为移情,而移情的产生需要对他人情感的敏感性,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替代性体验。心理理论能力的提高是儿童道德发展的直接推动力量。
4.5 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儿童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它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自我观念是自我认知的重要方面,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指出个体自我观念的获得是把自己置于互动双方的位置上,把自我视为被评价的客体形成暂时的自我形象,这种形象定型就形成稳定的将自己归为某一类客体的“自我观念”。一个儿童如果总受到赞许和其他积极的评价,久而久之该儿童会形成比较积极的自我观念;如果一个儿童遭到更多的轻视或来自他人的消极评价,那么儿童的自我观念就相对的消极。同样,如果儿童能理解他人的情感状态,就会产生相应的自我体验从而进行自我控制。自控型的儿童会感受到更多的心理健康和发展积极的自我观念,不断修正对自我行为的理解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促进积极自我观念的形成。
关于心理理论的研究只是处于一个起步阶段,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许多理论可以解释儿童发展中的一些方面,并且给我们许多启示。我们要进一步探索心理理论的发生机制、与其它心理过程的联系以及如何改进我们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建明.儿童情绪障碍.临床儿科杂志,2008,26(11):1000-1002.
[2]方琳1120名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现状分析 [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2)
[3]梁海蓉.樊金荣心理行为疗法治疗学龄前儿童多动症的效果 [J] .中国妇幼保健2010(29)
[4]王永强.查燕芬.陆海根上海市松江城区9 211名在校儿童心理卫生问题调查[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1999(06)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3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