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对尿潜血及红细胞的影响
第1页 |
参见附件(2727KB,2页)。
【摘要】目的 为明确PH值对尿液潜血(OB)及尿液红细胞的影响情况。方法 通过体外理想化试验及日常工作量的统计处理。结果 试验设计得出的结果与工作量统计结果相同,即PH≤5.5组分别与PH 6.0~7.0组和PH≥7.5组相比较,经X2检验后 P﹤0.01,两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而后二者之间比较P﹥0.05,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尿红细胞对尿液酸碱度的耐受性不同,其在酸性PH≤5.5的尿液中最不稳定,易被破坏溶解,而在中性PH6.0~7.0或偏碱性PH≥7.5的尿液中保持得较为稳定。
【关键词】PH 尿液 潜血 尿红细胞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378-02
在临床尿液常规的检验中,经常遇到经尿液自动分析仪检测有问题而光学显微镜下肉眼观察却无异常改变的尿液标本,尤其是尿液潜血 “+”“++”甚至“+++”时,镜检却看不到尿红细胞或仅见少量尿红细胞的情况。临床医生常怀疑此结果的准确性。为此本人通过设计理想化试验及统计日常工作量,发现尿液PH值大小对尿液OB的阳性率及镜下尿红细胞的数量有很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设计:尿液PH值对OB试验的影响取正常尿液208份,以2000转/分,离心10分钟后,各取上清液5ml,分别置于清洁试管中,各滴加1%的红细胞悬液1滴,加塞混匀,置37 ℃水浴20分钟,取出后立即离心,取上清液用尿液自动分析仪检测OB值和PH值。按PH值分为3组,统计各组的OB阳性百分率。
1. 2 工作量统计:在日常尿液常规检查后,对OB阳性的尿液自然沉淀15分钟,镜检计数沉淀物中的红细胞(高倍镜下≤0-2个判为阴性;>2个判为阳性)。按PH值分为3组,统计各组红细胞检出的阳性率。
1.3尿液PH值测定及OB试验用MA-4210型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和专用试纸条。
2 结果
以上A组、B组及C组总体比较,统计学处理:X2=31.95,(P<0.005)P<0.01,可以认为由于三种PH值的不同,导致红细胞的溶血效果也不同,从而出现了潜血OB的阴性和阳性之分;为判断各组之间是否有差异,对ABC以上三组分别进行了两两比较,得出结论如下:A组与B组经统计学处理后P<0.01,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A组与C组P<0.01,二者之间亦有显著性差异;而B组与C组P>0.05,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通过体外设计的理想化试验得出结论:尿红细胞对尿液酸碱度的耐受性不同,其在酸性PH≤5.5的尿液中最不稳定,易被破坏溶解,而在中性PH6.0~7.0或偏碱性PH≥7.5的尿液中较为稳定。
表2 不同PH值OB阳性的尿液镜下尿红细胞的检出率(%)
以上A组、B组及C组总体比较,统计学处理:X2=51.38,(P<0.005)P<0.01,可以认为由于三种PH值的不同,导致尿红细胞部分或全部溶解破坏,从而出现了显微镜下尿红细胞检出率的阴性和阳性之分;为判断各组之间是否有差异,对ABC以上三组分别进行了两两比较,得出结论如下:A组与B组经统计学处理后P<0.01,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A组与C组P<0.01,二者之间亦有显著性差异;而B组与C组P>0.05,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通过日常的工作量统计得出结论:尿红细胞对尿液酸碱度的耐受性不同,其在酸性PH≤5.5的尿液中最不稳定,易被破坏溶解,而在中性PH6.0~7.0或偏碱性PH≥7.5的尿液中较为稳定。
3 讨论
尿液酸碱度即尿液PH值,可反映肾脏调节体液酸碱平衡的能力,正常人在普通膳食的条件下尿液PH值为4.6~8.0(平均为6.0)[1]。尿液自身理化性质的变化,如PH或渗透压可使有形成分变形、变质[2]。尿的潜血受PH值、渗透压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使红细胞发生破裂,血红蛋白游离出来形成的尿潜血[3]。从表1可知:加入等量红细胞悬液的正常尿样,经过一定条件处理后,在PH≤5.5组,红细胞的形态保持得最不稳定,破裂溶解的机会最大,OB的阳性率之和高达85.9%,即有85.9%的尿样中的红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溶血现象(OB阳性);PH6.0~7.0组,红细胞的形态保持得较为稳定,只有部分红细胞发生破裂溶解,OB的总阳性率为42.0%,即有42.0%的样本出现溶血现象;PH值≥7.5组,OB的总阳性率为50.0%,半数样本中红细胞的形态保持得较为稳定,但有50.0%样本出现溶血现象,较上一组OB的总阳性率42.0%比较,这时红细胞出现溶解破坏加快的趋势。从表2可知:对大量病人尿样的检查中,无论尿中红细胞含量多少,PH值≤5.5时镜下红细胞的检出率总是很低,尤其尿中红细胞量较少时(OB“+”),在镜下仅有2.2%的标本可见到红细胞,即使尿中红细胞含量较高(OB“++”),也有超过半数的标本在镜下看不到红细胞,而在中性或偏碱性尿液中红细胞检出率明显较高。 因此试验设计做出的结果与工作量统计均得出一致性结论:红细胞对尿液酸碱性的耐受性不同,在酸性PH≤5.5的尿液中最不稳定,易被破坏溶解;而在中性PH6.0~7.0或偏碱性PH≥7.5的尿液中较为稳定,红细胞检出率明显较高,但随着后者碱性的加强,呈现红细胞溶解破坏加快的趋势。李思怡等[4]为探讨尿潜血和尿镜检下红细胞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得出:在PH≤5.5 时,镜下尿红细胞数目最少;PH≥8.0时,尿红细胞数目也最少,过酸过碱都能破坏红细胞使镜下尿红细胞数目减少,与本实验结果相符合。
我们的观察表明,当用全自动尿液分析仪的干化学法检测时,导致OB与镜下红细胞数量不一致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尿液的PH值。当临床上认为应含有红细胞的病理尿液,但镜检却未见异常只是OB阳性时,首先应考虑是受尿液PH值大小的影响,此外尿液的比重、渗透压、尿中的药物成分等也对尿液的PH值、镜下尿红细胞有影响,有人曾在文献中有过报道,有待进一步研究。
由于会出现以上OB与镜下红细胞数量不一致的诸多因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2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