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1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111207
联合牵引矫治成人骨性反颌\开颌错颌畸形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1日 程丽
第1页

    参见附件(2626KB,2页)。

     本项研究将传统矫治器进行新的组合,用于18~24岁骨性反颌成年患者,明显改善了患者的面型侧貌,疗效满意,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项研究应用上下颌活动和固定矫治器的合理配置,颌垫消除了颌干扰,有利于前方牵引顺利实施。而改用上述合理的配置后,晚上前方牵引起骨矫形作用,而白天加大力值的Ⅲ类颌间牵引继续对上颌的骨矫形作用产生持久的影响;通过上下颌活动和固定矫治器的合理配置,增强了骨矫形的作用,如上颌使用螺旋式快速扩弓装置,一侧施力可以更大一些(活动矫治器施力大时容易脱落),每侧可加力7.84~9.80N。从生物学角度而言,前方牵引上颌骨的骨骼效应与力作用时间有密切关系,因为上下颌均有矫治器,白天可借口内矫治器实施较大的力值进行Ⅲ类颌间牵引,临床上每侧使用2根6.35mm(1/4英寸)的皮圈,相当于每侧力值2.94~3.43N,这样较大的Ⅲ类颌间牵引的力值将转化为对上颌骨的骨矫形作用,因此,连续施力比间断加力(仅晚上前方牵引)疗效更好。Ⅲ类牵引可产生较小稳定或持续的力,已有研究显示,温和而持续的力对骨的改建是有效的。上下颌固定和活动矫治器合理配置的主要目的是对上颌骨实施连续的矫形作用,晚上前方牵引和白天口内加大力值的Ⅲ类颌间牵引均应坚持使用。短期内不易达到矫治作用,大多数的病例均需要6~8个月的时间才能达到第一阶段的骨矫形效果。待前方牵引结束后,戴用的活动矫治器应及时更换为固定矫治器,根据需要继续进行Ⅲ类颌间牵引。

    本项研究显示,只要适应症选择适当,患者配合良好,18~24岁成年骨性反颌患者前方牵引也可以得到肯定的疗效。本项研究选取病例的ANB角平均为(-4.1±2.1)°,经过矫治后ANB角增加了(2.6±1.0)°,其中由于上颌骨前移而致SNA角增大(1.8±1.0)°,由于下颌骨后下旋转而使SNB角减小(0.9±0.8)°。矫治后侧貌、咬合基本正常,说明前方牵引矫治18~24岁成年轻、中度骨性反颌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拓展了上颌前方牵引的年龄范围,突破了传统的成年骨性反颌不能进行非手术矫治的观点,为临床矫治18~24岁成人骨性反颌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Guyer EC,Ellis EE 3rd,McNamara JA Jr,et al.Components of class Ⅲ malocclusion in juveniles and adolescents.Angle Orthod,1986,56(1):7-30.

    [2] Ngan P,Yin C,Hu a,et al.Cephalometric and occlusal changes following maxillary expansion and protraction.Eur J Orthod,1998,20(3):237-254.

    [3] Tortop T,Keykubat A,Yuksel S.Facemask therapy with and without expansion.Am J Orthop,2007,132(4):467-474.

    [4] Mao JJ,Wang X,Kopher RA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2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