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1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112015
胞二磷胆碱辅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1日 谢润秀
第1页

    参见附件(1343KB,1页)。

     【摘要】目的 观察胞二磷胆碱辅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5月~2010年4月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各18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吸氧、镇静、止痉、纠正酸中毒、纠正电解质紊乱、降低颅压、改善脑水肿、活化脑细胞、纠正代谢紊乱等常规对症和支持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胞二磷胆碱125mg/d,7d为一个疗程。结果 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儿显效5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77.78%;观察组患儿显效7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44%。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胞二磷胆碱辅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以取得较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胞二磷胆碱 新生儿 缺血缺氧性脑病 疗效

    中图分类号:R72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6-102-0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新生儿常见的严重疾病之一,多源于胎儿宫内窘迫或新生儿窒息,可导致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损害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我院2008年5月~2010年4月采用胞二磷胆碱辅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5月~2010年4月收治的3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男性20例,女16例;胎龄33~43周,其中早产儿10例,足月产儿26例;体重1800~4300g。全部患儿均经头颅CT等影像学检查证实脑实质区域性或弥漫性密度降低,部分伴有颅内出血,临床表现为易激惹、嗜睡、惊厥、颅内压增高、肌张力增强或减弱、呼吸不规则等,均于入院后48h内接受治疗。全部患儿均符合国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诊断及分级标准,其中轻度15例,中度17例,重度4例。将36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胎龄、体重、窒息程度及临床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吸氧、镇静、止痉、纠正酸中毒、纠正电解质紊乱、降低颅压、改善脑水肿、活化脑细胞、纠正代谢紊乱等常规对症和支持治疗。对照组患儿入院48h内给予高压氧治疗,治疗压力0.15~0.20MPa,加压时间10~15min,稳压时间20~30min,减压时间10~15min,氧浓度80~90%,1次/d,7d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0d 左右。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胞二磷胆碱125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次/d,7d为1个疗程。

    1.3 临床分级

    轻度:患儿处于过度觉醒状态,易激惹、高度激动、拥抱反射活跃、无惊厥、无中枢性呼吸衰竭;

    中度:患儿处于抑制状态,嗜睡、浅昏迷、肌张力减弱、呼吸暂停、拥抱、吸吮反射减弱、有惊厥或轻度。

    重度:患儿处于昏迷状态,反射消失、肌张力减弱或消失,频发惊厥和中枢性呼吸衰竭。

    1.4 疗效判定

    显效:治疗1个疗程后意识障碍基本恢复,抽搐停止,呼吸、反射、肌张力等症状明显改善;

    有效:用药2~3个疗程后,意识障碍有一定程度改善,抽搐次数减少,呼吸、反射、肌张力等症状有一定程度改善;

    无效:治疗4个疗程以上,症状无改善,引起神经系统损害等后遗症或死亡。

    1.5 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儿显效5例,有效9例,无效4例,其中死亡1例、脑瘫1例、继发性癫痫1例,总有效率77.78%;观察组患儿显效7例,有效10例,无效1例(继发性癫痫),总有效率94.44%。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例数(%)]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围生期婴儿因窒息导致脑组织水肿、坏死、出血或软化等病变,造成脑缺氧缺血性损伤、智力发育障碍甚至死亡。我国每年因缺氧缺血性脑病而致残或致死的新生儿高达30万,严重危害新生儿生命健康。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围生期窒息缺氧是发病的最主要病因,一般经历两个阶段:原发性损伤和再灌注损伤。原发性损伤过程是指由于缺氧和缺血引起脑组织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再灌注损伤是指由于原发性损伤导致大量Ca2+内流,诱导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等不可逆损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常见的后遗症有:脑瘫、继发性癫痫、智力障碍、语言障碍、听力障碍、共济失调等。及早进行干预可防止神经细胞缺氧性损伤进一步加重,降低患儿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对患儿预后至关重要。

    目前临床上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尚无统一的标准治疗方案,一般以“三维持”和“三对症”为原则进行对症支持治疗,三维持是指维持充分的通气;维持正常的心率、血压;维持糖代谢和电解质平衡。三对症是指控制惊厥;降低颅内压;控制及缓解脑干症状。

    一般在患儿病情稳定24h后即可开始进行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可明显提高氧分压,改善患儿脑组织和全身的供氧;高浓度氧可以迅速升高体内的血氧含量和张力,增加氧在脑细胞内的弥散半径,改善“缺血半影区”功能;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纠正脑内血流失衡,加快损伤脑细胞的恢复。高压氧治疗可使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死亡率明显降低。

    新生儿缺氧状态下脑组织产生的ATP大大减少,导致大量神经细胞死亡,给机体造成不可逆损伤。胞二磷胆碱是一种能量代谢激活剂,可明显提高细胞内线粒体的呼吸功能,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因缺氧缺血导致的区域性脑缺血,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同时胞二磷胆碱是胆碱的活化形式,促进卵磷脂的生物合成,从而起到促进脑细胞膜合成、减少脑缺氧状态下卵磷脂分解、增强锥体系统的作用,促进复增强脑干网状结构,增强锥体系、抑制锥体外系的作用,可促进昏迷患儿早期苏醒。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胞二磷胆碱辅助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以取得较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锡强,易著文主编.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3~124.

    [2]赵茹慧,崔玉玲.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疗效观察[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43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