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1年第7期
编号:12137729
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与预防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日 《中国健康月刊·B版》 2011年第7期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7-214-02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工作的核心,充分发挥护理工作在医院中的枢纽作用,护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技术性、社会性和服务性。护士工作在临床第一线,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其过程具有很多环节和特点,临床上常会有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出现寒颤、高热、荨麻疹等输液反应,导致输液反应的原因很多,正确认识、积极预防、及时处理,保证病人护理、治疗及用药安全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

    1 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

    1.1 致热原的存在 指某些被破坏的菌体及其代谢产物,如革兰氏、阴性菌、内毒素等,即菌体热源。其霉菌、酵母菌、病毒也可产生热源,其化学组成大多是磷脂、聚脂糖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本身具有耐热性、可溶性和不挥发性、可滤过性、吸着性的特点,可使机体出现热源反应。
, 百拇医药
    1.2 药物因素 静脉注射的药物及液体,按国家【药典】规定做了无菌、无热源、无抗原性处理,但当在【药典】规定范围内的极限热源,输入的药物过多,可造成致热源的加倍,增加热源反应的机会。另外多种药物配伍也有产生不溶性颗粒,减低药效出现过敏反应的可能性。配伍不合理可发生配伍变化,宏观变化则产生沉淀、变色、析出结晶,在临床上较容易发现。而微观变化PH值改变,微粒生成不易看出。另外,药物进入人体后可与蛋白质等大分子结合,形成“结合抗原”。而引起机体的变态反应。

    1.3 微循环的研究发现 冷的刺激或输液速度过快,可导致微循环血管痉挛,当输入的液体过凉和体温相差悬殊或短时间输入过多液体,使微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加重,而导致输液反应的发生。

    1.4 个体差异 病人的体质和机能状态,对热源的反应也有明显差别,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时,对热源的反应就不敏感,兴奋状态时则对热源敏感。内分泌系统的机能状态,如垂体肾上腺皮质机能下降,机体对有因子的抵抗力下降,临床上发热的病人,重症及衰弱病人易出现输液反应。
, 百拇医药
    1.5 其它因素 无菌技术操作不正规、输液器、注射器含有致热源,各种不容性异物颗粒,如脱落的橡皮屑、玻璃屑、纤维屑、药物结晶体,空气中的灰尘等均可作为热源引起机体出现发热反应。

    2 发热人鉴别

    2.1 病理性发热 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发热,往往是持续性的。并伴有印象改变及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2.2 输液反应引起的发热 往往是在输入100-250ml,约30-60min,突然出现发冷、寒颤,继而高热,病秽短暂,及时处理均很快恢复正常体温。

    2.3 输液反应的预防 护士即是药物治疗的执行者也是用药前后的监护人,目前新药层出不穷,配伍用药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所以应掌握合理的用药知识,注意不合理的配伍现象,防止由于药物相互作用造成的输液反应,保证病人用药安全,发挥药物的最大效应。如抗生素现用现溶,尤其是青霉素,半衰期短,血药浓度下降快,其次青霉素溶解后分子很快发生重排成为青霉烯酸,输入人体后与蛋白质结合成青霉噻唑蛋白而致过敏反应,静脉点滴氧氟沙星时,速度宜慢,25滴/min-30滴/min,否则易发生低血压。氨茶碱与维生素c配伍,前者为碱性,后者为酸性,两者配伍使维生素分解失效。另外滴入刺激性强的药物,如氯化钾、红霉素或直接推注碳酸氢钠等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的稀释浓度,并且要选择较粗的静脉,防止发生静脉炎。
, http://www.100md.com
    治疗护士在输液前后对药品、液体、一次性医疗用品,如输液器、注射器等常规检查外包装是否完整或破损,消毒有效日期,瓶盖有无松动,药品的颜色、纯洁度有无沉淀等。查对药品配伍品种、名称、规格、剂量不同不混用,同一产品批号不同不混用,同一产品生产厂家不同不混用,加强临床用药监督。

    输入的液体如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注射液,宜在室温下保存,冬季防止结冰,夏季避免日光照射。在病人输液过程中要定时巡视,做到勤看有无反应,勤问有无不适,勤查有无异常,发现输液反应立即停止输液,尽快通知医生,及时对症处理,并将剩余的液体及输液器送到检验室做细菌培养,另外对儿童及老年人特别要注意控制输液速度,根据病情变化及不同药物准确调整滴数,如静脉点硝酸甘油、鲁南欣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时一般8滴/min-10滴/min,要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其治疗目的及头痛、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嘱其不要随意调整速度,防止发生意外。

    做为护士要具备慎独精神,一丝不苟,严格执行治疗室管理制度,消隔离及三查七对制度,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治疗室每日紫外线消毒二次,照射前做好清洁卫生工作,因紫外线易被灰尘微粒吸附,在操作前实施六步洗手法,操作中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一洗手,注意上述各项环节的处理,一般输液反应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百拇医药(王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