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1年第7期
编号:12137466
医院微生物实验室分析前质量管理(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日 《中国健康月刊·B版》 2011年第7期
     【摘要】目的 探讨医院微生物实验室分析前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方法 分析在临床工作中容易引起实验室分析前质量管理误差存在的诸多因素及不能忽视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结果 临床医护人员缺乏对分析前质量管理的正确认识,无菌观念差,传递标本不规范等是分析前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结论 加强医院微生物实验室的分析前质量管理,有助于减少实验误差,提高检验质量。

    【关键词】微生物实验室 分析前 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7-441-02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Pre-analytical Phase in the Microbiological Lab

    Shen Hua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Anyang City, 455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problem about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pre-analytical phase in the microbiological lab, and make sure the accuracy of the experiment results. Methods Analyze many factors and unelectable problems which can bring about errors of the quality management before analyzing in the lab. Generate some relevant measures. Results The main problems about the quality management before analyzing are the lack of proper understanding about it of the clinician and nurses, their weak sense of asepsis and nonstandard actions of delivering specimen. Conclusion Strengthening the quality management before analyzing in the microbiological lab will contribute to reduce the error of the experiment and increase the quality of detection.

    【Key words】 Microbiological lab; Pre-analytical phase; Quality management

    医院微生物实验室分析前的质量管理是保证整个检验质量的关键,做好这个环节的工作是我们每位医护及实验室工作人员所关心和必须注意的问题,本文从实验室外及实验室内分析前质量控制的两个方面就如何做好微生物实验室分析前质量管理做如下探讨:

    1 微生物实验室分析前质量管理程序

    医学检验分析前的阶段,又称检验前过程。ISO/IEC 15189文件中明确定义:按照时间的顺序从临床医生开出医嘱开始,到分析检验程序时终止的步骤,为分析前的程序。它分为实验室内及实验室外两个环节,包括检验项目的要求,生理学因素影响,患者的准备,原始样品的采集,运送到实验室及实验室内部的传递,至检验分析过程开始时结束。其中,实验室外的工作由临床医生、护士完成,从临床医生申请检验到临床护士采集标本送到实验室止。该阶段是分析前质量管理的关键,因为采集的标本合格与否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基础。有文献介绍,临床反馈不满意的检验结果中,有80%的报告最终可溯源到标本质量的不符合要求[1]。实验室内的工作由实验室人员完成,包括标本的确认、处理、储存,实验室设施与环境条件、制度的完善、人员的技术培训以及对所使用的仪器、试剂、培养基的要求。有了合格的检测标本,实验室内分析前的各项工作也不容忽视。由此看出,实验室分析前的质量保证,潜在因素最多,是最容易出现问题,也是最难控制的环节,应引起我们每个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2 微生物实验室分析前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实验室外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实验室外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临床医护人员缺乏对分析前质量管理的正确认识,不清楚标本的正确采集、运送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基础,对一些影响标本质量可导致错误结果的因素,如生理因素、生活因素等,采集、运送标本的护士和工人不完全知道,而检验人员又不能控制这些因素,造成工作脱节,管理失控,数据失真[2]。(2)不按规范选择采样时间、采样方法,无菌观念差,导致所采标本污染。查对制度不严,使标本张冠李戴,造成检测结果与临床结果不符,影响病人正确有效治疗。(3)不能正确传送标本。许多微生物检测项目,对标本的保存、运送有特殊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照、时间等。采集标本后应尽快在规定时间内送达检测实验室。由于个别临床医护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对检验分析前质量缺乏应有的认识,标本采集后,不能及时传送,使标本存放时间过长,导致腐败变质,增加污染机会,影响检测结果。

    2.2 实验室内分析前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实验室内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实验室布局不合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不能区别开来,对进出使用无菌区域不能有效控制,造成标本污染。(2)实验室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对收到的临床标本,不能认真仔细核对,对不合格的标本没有及早退回,并说明原因,对不能及时检测的标本,不按要求将其置于合适的温度和环境下保存,以致造成结果与临床不符。(3)实验室对所使用的仪器(如光学显微镜、温箱、冰箱、压力蒸汽灭菌器等),监管不力,没有使用、保养、维修记录,使用过期的染色液、试剂、培养基及诊断血清等。对新配制或购进的培养基、增菌液等,不做无菌鉴定试验,判定是否合格,即进行使用,使结果偏差,影响临床的诊治。

    3 微生物实验室分析前质量管理措施

    3.1 实验室外分析前质量管理措施

    医院方应利用各种方法和途径向临床医护人员反复宣传、培训,强化他们对实验室分析前质量管理的意识,使他们认识到,标本的合格与否,是整个检验质量的保证。

    规范护理操作规程,正确选择采样时间。一般选择疾病的早期、急性期、症状典型时或用药前采集,如已使用抗生素则应停药三天后采集标本。如用于血培养的血液应在抗生素应用之前、发热高峰期无菌采集标本,且每次的采血量应达10 mL。规范采集方法,首先嘱患者注意留取标本前的事项,按无菌手续采集各种标本及所需的量,以无菌容器盛装,并应根据待测微生物种类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采样方法,如需氧菌、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真菌、L-型细菌以及其他微生物的检验,均须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采样[3]。

    制订对标本的核对、确认、保存、送检制度。采集后的标本,应核对、确认无误后,立即送检,不能及时送达实验室的标本应采用适当的保存液和保存条件妥为保存(如保温、冷藏等),以免标本腐败变质。采集后的标本应专人送至实验室,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标本在传送过程中的安全性,特别是对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标本,应严密包装,防止污染、传播和自身感染。, 百拇医药(申华)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