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悬钟穴结合牵引对颈椎病颈肩臂痛患者对肿瘤坏死因子α及临床疗效的观察
第1页 |
参见附件(3867KB,3页)。
【摘要】目的 观察针刺悬钟穴结合牵引治疗应用于颈椎病颈肩臂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相关治疗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分组,将符合标准的80例颈椎病颈肩臂疼痛患者分成治疗组(单穴组)和对照组(常规取穴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单刺悬钟穴结合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牵引疗法治疗。两组连续治疗6天为一个疗程,休息一天后继续第二疗程(6天);两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颈肩臂疼痛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简化McGill疼痛询问量表评分变化及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的变化。结果 (1)两组治疗前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有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组间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组治疗均可以降低患者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故针刺悬钟穴配合牵引疗法治疗颈椎病颈肩臂疼痛有显著疗效,并具有简单易行的特点,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颈椎病 悬钟穴 手法治疗 肿瘤坏死因子-α
中图分类号:R245.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109-03
颈椎病,它属于颈椎退行性疾病范畴,大多可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椎型、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其中以神经根型发病率最高的一型,约占60%-70%[1]。颈椎病患者群中以颈、肩背及手臂疼痛最为常见,且疼痛常沿脊神经走行放射。因此,颈肩臂疼痛成为困扰颈椎病患者的主要常见症状,疼痛程度的变化也就成为临床疗效观察的一个重要指标。关于颈椎病疼痛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甚明确;相关研究表明除神经根受机械压迫外,疼痛还与炎性物质的参与有关。目前普遍认为炎性物质刺激神经根是产生根性痛的重要因素之一[2];其中有研究发现在外周血中TNF-α的含量变化与神经根性痛的程度变化相一致,提示TNF-α在引起颈椎病神经根性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3]。近年来,针灸疗法在治疗痹痛型颈椎病方面取得巨大的发展,但针刺单穴疗法作为针灸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仍较少应用于颈椎病治疗之中。单穴疗法具有取穴少、疗效好等特点,可为颈椎病治疗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研究对象来源:
本课题收治的颈椎病患者均来自于黑龙江边防总队医院椎间盘疾病研究中心。
1.2 临床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颈椎病的诊断标准[4]。
1.2.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临床骨科学》中颈椎病各型的诊断标准[5]。
1.3 纳入标准:
1.3.1 符合中医诊断标准和西医诊断标准并有颈肩臂疼痛表现者可纳入观察病例。
1.3.2 坚持完成疗程,并按医生要求完成各项检查及填写疼痛调查表者。
1.3.3 同意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1) 仅有影像学表现异常,而无颈椎病临床症状者。(2) 急性外伤性颈椎损伤、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受压严重者;颈椎结核或肿瘤者、椎体融合术后,重型椎管狭窄,颈椎严重畸形等。(3) 网球肘、肩周炎、肩背部肌筋膜炎、肱二头肌腱鞘炎、胸廓出口综合征等所致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4) 血液病、全身重要器官衰竭者。 (5) 不符合纳入标准,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断者。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2.1.1 具体操作:
治疗组:
(1) 颈椎牵引:
操作:坐位枕颌带持续牵引,牵引角度、重量根据患者的病情及颈椎生理曲度情况进行选择。病变部位在颈椎上段者,采用小角度颈前屈牵引;病变部位在颈椎下段者,采用较大角度颈前屈牵引;并且牵引角度还须结合具体病情进行调整。牵引时间每次30分钟。
(2) 针刺治疗:
治疗组:
取穴:悬钟穴(双侧)
针具:28号1.5寸不锈钢毫针
操作:患者取坐位,屈膝。悬钟穴常规消毒后,快速刺入皮下,进针0.5~1寸后行提插捻转法,使局部产生酸、麻、重、胀感,刺激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8-10分钟行针1次,每次行针约30秒;行针同时嘱患者缓慢活动颈部。
对照组:
(1)颈椎牵引:
操作:坐位枕颌带持续牵引,牵引角度、重量根据患者的病情及颈椎生理曲度情况进行选择。病变部位在颈椎上段者,采用小角度颈前屈牵引;病变部位在颈椎下段者,采用较大角度颈前屈牵引;并且牵引角度还须结合具体病情进行调整。牵引时间每次30分钟。
(2)牵引结束后以揉、捏、滚等手法放松颈肩部。
以上各项操作均每日1次,6次为1疗程,1疗程结束后休息1天,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颈椎病颈肩臂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TNF-α的变化情况。
2.2 观察指标:
外周血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总疗程治疗前及总疗程结束次日清晨分别空腹抽取患者静脉血3ml,予送检验科统一测定TNF-α水平。
2.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颈椎病的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原有病症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
好转:原有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
未愈:症状无改善。
2.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应用SPSS16.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疗效评定采用非参数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各组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Pearsonx2检验,P<0.05有显著差异。
3 结果
1. 两组治疗前后对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注: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各自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表示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t=19.124,P<0.05,有显著性差异;▲表示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采用成组t检验,两组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注:经非参数检验,故两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
由上表可知,两组治疗均可降低外周血TNF-α水平,且治疗组治疗对外周血TNF-α水平的影响较对照组明显,治疗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效果明显。
3 分析与讨论
由于颈椎病的病因包括颈椎间盘退变及颈椎生物力学失衡等。牵引作为一种常用治疗手段,它可调整椎体内外平衡;在颈椎病治疗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明确的疗效。通过对头颈部的制动,牵引有利于神经根、脊髓、关节囊、肌肉等组织的水肿和炎症的吸收。牵引可以缓解颈部肌肉痉挛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867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