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1年第8期
编号:12162500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患者的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1日 《中国健康月刊·B版》 2011年第8期
     中图分类号:R473.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072-01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是一种主要累及皮肤毛细血管和小血管的坏死性血管炎。本病的病因复杂,病毒与细菌性感染、药物、化学物品、SLE等疾病可作为变应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并激活补体,诱发Ⅲ型变态反应而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等病变。2009年5月,我院收治1例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患者,通过35天住院治疗和专科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及康复内容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32岁,因双下肢呈对称性长包块、红肿伴触痛入院。入院时已患“变应性皮肤血管炎”6年多,双下肢多个包块结节、包块出现溃疡、坏死,同时伴有色沉斑,色沉斑皮损处可见萎缩,结核菌素试验阴性。患者经抗炎、抗过敏、激素免疫调节、氦氖激光局部照射等处理。入院后第35天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皮损处愈合良好。
, 百拇医药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患者患“变应性皮肤血管炎”6年,因长期不愈,加上溃疡、疼痛,经济压力,情绪低落,并有焦虑、抑郁、恐惧表现。根据其特点,护理人员主动与病人谈心,针对病情、心理和需要,耐心细致的疏导和满足合理要求,使病人产生亲切感、安全感、信赖感,为以后的治疗,护理工作的进行奠定基础。帮助病人掌握有关疾病知识,讲解使用激素的必要性,介绍其优点、方法和成功率,使其了解通过治疗可以解除疼痛,皮损愈合,引导患者观看其他病情更严重患者恢复期情况,从而消除消极情绪,减轻思想负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决心。鼓励病人多接触外界.促进人际交往,并给予病人友谊、友爱,建立乐观积极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2.2健康指导

    指导患者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与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抬高患肢,避免寒冷与外伤。饮食应以富含蛋白质与维生素食物,多饮水,避免辛辣、酒类、虾蟹等刺激性食物。禁热水肥皂烫洗损害患肢。
, 百拇医药
    2.3病情观察与一般护理

    体温 36.4℃,脉搏 82次/分,呼吸 20次/分,血压 130/80mmHg。观察患者双下肢触痛情况,包块颜色的改变,伤口渗液的气味。患者入院后第5天,双下肢触痛好转,包块颜色转为暗红色,皮损溃疡处渗液减少、无异味,包块、结节变软,继续抗炎、抗过敏治疗,氦氖激光局部照射。患者入院治疗9天后,用生理盐水清洗溃疡面,祛除表面坏死物,并根据病情需要,应用地塞米松7.5mg与抗生素联合治疗,之后逐渐减量。患者入院5周后,双下肢触痛基本消失,红色包块消退,留下暗红色斑片,深部溃疡变浅,浅部溃疡已愈合出院。

    3 出院指导

    病人出院时往往喜忧参半,既高兴又回到原来工作岗位,与亲人、朋友在一起,又担心没有精心护理,病情复发。针对这种情况,病人出院时,做好卫生宣教工作,指导其生活要有规律,注意饮食结构,消除心理上的障碍,嘱患者出院后每周来院随访,调整糖皮质激素的维持量,坚持随访3个月,病情控制良好,治疗效果满意。

    4 小结

    慢性皮肤病患者由于长期病痛,心理压力很大,往往情绪低落、消极、烦躁、敏感、绝望。因此要格外注重对他们的心理护理,做到耐心、细致、热情、和蔼。使病人产生亲切感、舒适感、安全感、信任感,促进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病情康复。

    参考文献

    [1]刘贞富. 皮肤性病诊疗学 [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3.

    [2]吴志华. 现代皮肤性病学 [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1., http://www.100md.com(张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