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症患者的疗效
第1页 |
参见附件(2398KB,2页)。
【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方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给予氯米芬(CC)+尿促性素(HMG)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氯米芬(CC)组}各30例,治疗周期均为2周,观察两组的排卵率、妊娠率及并发症情况。结论采用HMG及CC+HMG序贯方案优于CC的促排卵治疗,CC+HMG方案保证妊娠率的同时可以降低多胎妊娠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OHSS)的发生。结果 对照组(CC)和观察组(CC+HMG)排卵率分别为59.8%,86.7%;妊娠率分别为21.5%,62.4%;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排卵率及妊娠率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方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症患者的疗效中,观察组{给予氯米芬(CC)+尿促性素(HMG)治疗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不同方法 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症
中图分类号:R711.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121-02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女性生殖内分泌和代谢功能异常紊乱导致的排卵障碍性疾病,临床试验表明PCOS一般伴有不孕症,在生育年龄妇女中患病机率为5-10%,在无排卵性不孕症者中约占 70%[1],部分 PCOS 患者伴有催乳素升高、胰岛素抵抗和高雄激素血症, 从而会导致排卵障碍或黄体功能不足,甚至导致不孕不育,同时也会出现糖、脂代谢异常,及部分患者的皮肤特征性改变(假性黑棘皮病)。因此,我们要探索多种方法治疗PCOS,本文就不同方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症患者的疗效做出相关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给予氯米芬(CC)+尿促性素(HMG)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氯米芬(CC)组}各30例,观察组中年龄20~28岁,平均24.7岁;不孕时间1~4年,平均2.8年。对照组中年龄21~29岁,平均25.3岁;不孕时间1~5年,平均2.9年。两组从性激素、年龄、不孕时间等各方面比较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采用2003年鹿特丹诊断标准:稀发排卵或无排卵;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和/或生化指标提示高雄激素血症;超声表现为卵巢多囊性改变(一侧或双侧卵巢有12个以上直径为2-9mm的卵泡,和/或卵巢体积大于10m1);上述3项中符合2项,并排除其他高雄激素疾病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Cushing综合征、分泌雄激素的肿瘤。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CC组) 于月经或撤退性出血第5天开始服用CC,100mg/d,最多用至150 mg/d,连服5d,B型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当优势卵泡直径≥18mm时肌肉注射绒促性素(HCG)4000-9000U。
1.3.2观察组(CC+HMG组) 月经或撤退性出血第3天起口服CC 100mg/d连用5d,第8天始每日肌肉注射HMG75U/d,如第11天优势卵泡直径≤12mm,HMG可加量到150U/d。如有4个及以上卵泡直径≥16 mm,则取消该周期,共有6个周期取消。以上两组治疗周期均为4周。
1.3.3 观察评价标准 在患者月经第9天开始进行观察,隔日1次,卵泡直径>10mm为优势卵泡,≥15mm时每日连续观察直径到排卵。注射HCG 36h左右复查B型超声,B型超声显示排卵征象:优势卵泡体积变小、萎缩、轮廓清晰的卵泡网音区消失、盆腔内可见少许鼍积液。HCG注射后96h,若优势卵泡没有排卵,则诊断为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2]。
1.3.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经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测定结果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PCOS合并不孕症患者排卵率、妊娠率比较[n(%)]
由表1可见观察组排卵率、妊娠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2观察组(CC+HMG)和对照组(CC)流产率、多胎妊娠及OHSS
发生率比较[n(%)]
由表2可以看出,观察组多胎妊娠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流产率和OHS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女性生殖内分泌和代谢功能异常紊乱导致的排卵障碍性疾病,临床试验表明PCOS一般伴有不孕症,本文就不同方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症患者的疗效做出相关探讨。PCOS不孕症患者促排卵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恢复排卵的最有效生理途径是减轻体重,其次予促排卵治疗,有文献指出减轻体质量的5%-10%就可以改善月经周期、排卵及不孕症状发生[3]。氯米芬为临床上常用的促排卵药,但排卵率高,妊娠率低的矛盾不易克服,且有部分患者对其无反应。本实验结果表明观察组(CC+HMG)明显优于对照组(CC)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39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