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持针穿刺法的推广研究
第1页 |
参见附件(1407KB,1页)。
【摘要】目的 研究前后持针穿刺法是否具有推广意义。方法 自2007~2010年连续四年对我院新进实习生、毕业生进行随机分组比较研究。结果 使用前后持针穿刺法的护生护士一针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传统持针法。结论 前后持针穿刺法具有普遍性、普及性,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关键词】前后持针穿刺法 推广 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2.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43-01
输液持针手法:即输液过程中用什么样的手法夹住针柄进行穿刺。传统持针穿刺法是用拇指和食指夹住针柄上下面进行穿刺。有资料表明[1]前后持针穿刺法优于传统持针穿刺法,但大多数文章以个人或少数人用两种手法对同一群患者进行穿刺比较。受个人习好的影响,是否具有普遍性、普及性,还有待观察。为此,我们从2007~2010年连续四年对我院新进实习生、毕业生进行随机分组比较研究,现将观察情况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自2007~2010年来,每年随机选择20名实习生,20名新进毕业护士进行各自分组,由经验丰富的护师带教,对同一群病人进行交替穿刺,并跟踪观察研究,取四年来各组一针穿刺成功率的平均值。
2 方法
将20名实习生随机分为AB两组进行成人输液穿刺;20名毕业生也随机分为AB两组进行小儿头皮输液穿刺。A组由前后持针穿刺法经验丰富的护师带教,即用拇指和食指夹住针柄的前后两侧面进行穿刺。B组由传统持针穿刺法经验丰富的护师带教,即拇指和食指夹住针柄上下两面进行穿刺。
3 结果
表1 实习生组在成人输液中的一针穿刺成功率。
经X2检验,P<0.05,有差异显著性
表2 毕业护士组在小儿头皮输液中的一针穿刺成功率。
经X2检验,P<0.05,有差异显著性。
4 结果分析
4.1 从表1、2中可以看出前三个月中前后持针穿刺法并无优势,甚至逊色于传统持针穿刺法。由于输液针柄一直以来是为传统的上下持针穿刺法所设计,前后两个侧面较薄,初学时不易夹稳针柄,难于掌握平衡,较传统持针法难学,需要较高的耐心。
4.2 从表1、2中可以看到六个月后前后持针穿刺法就具有显著优势。
4.2.1 没有大拇指的阻挡,视野更广,更易在第一时间看见回血,掌握进度,避免刺破血管壁。
4.2.2 进针角度不受食指的影响,更易进行较小角度的穿刺,在凹凸不平的头皮静脉穿刺中更显灵活,特别是那些高难度的皮内微静脉穿刺需要<50角进针,传统持针穿刺法就力所不及,而前后持针穿刺法则游刃有余(如表2所示)。前后持针穿刺法由于针梗与皮肤之问的角度小于20°。使针梗与皮肤接近平行,刺人皮下后易于掌握平行前进的角度,使穿刺一气呵成。传统持针穿刺法由于食指在针柄下方,使针梗与皮肤之间的角度大于20°,刺入皮下后不容易掌握平行前进的角度,常需更成为前后持针穿刺法,易穿透下面的血管壁,引起穿刺失败[2]。
4.2.3 前后持针穿刺法符合一次性进针的力学原理,省力又减轻痛苦,避免二次进针所造成的血管损伤,大大降低重穿率。根据惯性定律,在动作技术中形成了一条很重要的原则——保持运动的连贯性,这样就可以省力。传统持针穿刺法在操作过程中,常需更换手法,改变了运动速度,未保持运动的连贯性,不符合力学原理。另外,两种持针手法均以右手中指为支点,上下持针穿刺运用腕部力量,前后持针穿刺运用前臂力量,根据杠杆原理,前后持针穿刺动力臂更长,操作起来更省力[3]。
4.2.4 前后持针穿刺法易于固定,避免在输液过程在漏针,造成局部药液外渗。前后持针穿刺针梗与皮肤之间的角度较小,不容易穿透下面的血管壁,穿刺成功固定后,不容易引起漏针。传统上下持针穿刺食指在针柄下方,针梗与皮肤之间的角度较大,换手拿输液贴时针柄容易翻转,引起疼痛感或穿透血管壁出现漏针,须重新穿刺。
4.3 从表1、2中可以看出前后持针穿刺法具有普遍性和推广性。无论是实习生、毕业生使用前后持针穿刺法在三个月后一针穿刺成功率都大大提高。无论是成人是小儿前后持针穿刺法都最简单实用。
综上所述,前后持针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持针法。建议在以后的护理教学中进行推广,让更多的护生较早掌握前后持针穿刺法,避免在实践重新更换持针手法又要从头开始习惯,受惯性思维的影响难于改变。同时在护理同仁中进行广泛宣传,改变一个小小的穿刺习惯就能显著提高一针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的穿刺痛苦,提高穿刺基本功,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07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