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例急性心肌梗死的静脉溶栓治疗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2489KB,2页)。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不同的时间进行溶栓的比较分析。方法 首先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我院2005年5月至2010年6月的35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 其中对照组165例使用常规治疗措施, 溶栓组19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而根据溶栓治疗距发病的时间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6小时内溶栓,另一组为6-12小时溶栓。观察每一组的疼痛减缓时间以及冠脉的再通率等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后,其中溶栓组的栓塞再通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溶栓组中6小时以内的溶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疼痛症症状的改善已明显好于6-12小时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溶栓组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中,首先应该考虑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溶栓的时间越早,患者的预后越好,而且溶栓治疗较为安全,无明显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治疗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静脉溶栓 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90-02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作为心内科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而且患者发病时胸骨后的疼痛较为剧烈,其患者的死亡率较高[1]。需要进行及时的治疗,随着人们逐渐重视自身的健康以及生命,而且患者意识到该病的较高死亡率,因此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尤为重要。早期急性心肌梗死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能够较明显的提高治疗效果。因此我院就针对急性心肌梗死采用溶栓治疗进行分析。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5年5月至2010年6月的35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溶栓组与对照组,其中溶栓组190例患者,溶栓组根据溶栓时间又分为两组,其中男性患者有112例,女性患者有78例,年龄56-76岁,平均年龄为62.3±3.2岁。对照组165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101例,女性患者有64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为63.1±4.1岁。根据2004 年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2],该组实验的355例患者均符合标准。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①患者的疼痛时间>30min,同时给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症状;②心电图显示两个临近的导联提示ST段显示有明显抬高,③患者均无明显的溶栓禁忌症。④患者的发病到治疗的时间均在<12小时。两组的患者在年龄、性别、患病的时间以及症状等方面的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措施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均检查血常规以及凝血功能以及心肌酶谱。
溶栓组:在溶栓前对此复查18 导联心电图, 溶栓后1小时、3小时、6小时、12小时、16小时、24小时复查18 导联心电图,治疗措施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对照组:对照组除不给予溶栓治疗外,给予镇静、吸氧以及给予肝素7 500 U/次,皮下注射, 维持使用7天 ;同时给予患者硝酸甘油静脉注射,维持使用3天,治疗后根据患者情况改用口服硝酸酯类口服制剂以及肠溶阿司匹林。
1.3 观察指标 观察溶栓组以及对照组中患者的疼痛减缓时间、冠脉的再通率等情况。
1.4 统计 采用SPSS18.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结果
经过治疗后,其中溶栓组的栓塞再通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溶栓组中6小时以内的溶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疼痛症症状的改善已明显好于6-12小时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溶栓组无明显并发症。详见表1以及表2。
表1 两组的栓塞再通率的比较
表2 不同时间溶栓效果的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国内外的临床研究均认可采用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措施,均国外研究提示美国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的再通率达到60%以上,这与本课题研究的内容较为符合[3]。在国内,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最终目的是能够使堵塞的血管达到再通,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目的是使梗死相关的冠状动脉再通[4]。而在静脉溶栓治疗的过程中,时间对于静脉溶栓的效果有明显的影响。在6小时以内采用静脉溶栓效果较为明显,因此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时要把握时间[5]。
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中,首先应该考虑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溶栓的时间越早,患者的预后越好,而且溶栓治疗较为安全,无明显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治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进军,叶旭晨,李为明,等.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间与溶栓后梗死面积的关系[J].中华内科杂志,2008,37(5):338-339.
[2] 吴什燕,甄新焕.硫酸镁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急救医学,2007,23(12):890-891.
[3]Kawanami D, Maemura K, Takeda N, et al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489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