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的基因诊断及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034-01肝豆状核变性又名Wilson病(Wilson disease, WD),是一种最为常见的遗传性肝病,估计在大多数人群中发病率为1/30,000[1],中国人中发病率高达1/10,000。WD是一种铜代谢障碍疾病,导致铜在体内代谢障碍并沉积,从而出现进行性加重的震颤,角膜色素环(Kayser-Fleischer rings, K-F环),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和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等临床表现。然而,本病若及时诊断、治疗,可以将病变减少到很低的程度,大大降低病人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本病的基因检测检出率较高,且能进行产前诊断。本文对肝豆状核变性的基因诊断进行综述,以提高广大患者、医生对本病基因诊断的了解。
ATP7B基因及其突变
WD的致病基因为ATP7B,位于13号染色体长臂(13q14.3),长约7.5kb,含21个外显子,编码P型铜转运三磷酸腺苷酶,其功能主要是负责铜转运,当基因发生突变时使其功能减弱或丧失,从而使铜离子在特定的器官和组织沉积而致病[2]。ATP7B蛋白主要表达于肝、肾、胎盘组织当中,不同组织中,ATP7B基因具有不同的剪接方式[3]。ATP7B蛋白符合P型铜转运三磷酸腺苷酶的一般结构特点,具有TGEA模序、DKTGT模序、TGDN模序,以及连接ATP结合区与参加阳离子结合和转导的跨膜区的保守功能域MVGDGVNDSP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9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