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1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151872
结膜固定术治疗结膜松弛症的疗效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1日 李书林 梁占莹
第1页

    参见附件(2840KB,2页)。

     【摘要】目的 观察探讨结膜固定术治疗结膜松弛症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3月至2009年4月26例双眼结膜松弛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例,观察组行双眼交替的下穹窿结膜固定术,对照组行结膜巩膜缝线固定术,观察对比两组眼表荧光素染色、基础泪液分泌试验、泪河高度测量、泪膜破裂时间、裂隙灯形态学及第一荧光素染色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一个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6.2%,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下穹窿结膜固定术治疗结膜松弛症的临床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术后刺激症状较轻,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关键词】结膜固定术 结膜松弛症 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7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090-02

    结膜松弛症多发于老年人,该症是指球结膜和巩膜的连接太过松弛,进而致使球结膜挤折于睑裂处[1]。治疗结膜松弛症的临床方法有很多,我院眼科采用结膜固定术治疗进行治疗,疗效令人满意,现在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7年3月至2009年4月共收治双眼结膜松弛症患者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例,观察组行双眼交替的下穹窿结膜固定术,对照组行结膜巩膜缝线固定术。其中观察组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49-77岁,平均59.3岁;Ⅱ级3眼,Ⅲ级8眼,Ⅳ2眼。对照组男性7例,女性6例;年龄48-76岁,平均59.9岁;Ⅱ级3眼,Ⅲ级7眼,Ⅳ3眼。临床表现:主诉眼部干涩、泪溢并常伴有异物感。严重患者位于下睑缘上的松弛结膜下伴有小溃疡或者出血,灼痛感和刺痛感强烈。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分级、临床表现等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2组眼表荧光素染色、基础泪液分泌试验、泪河高度测量、泪膜破裂时间、裂隙灯形态学及第一荧光素染色情况。

    1.3 手术方法

    1.3.1 观察组 13例行双眼交替的下穹窿结膜固定术,手术方案如下:0.5%爱尔卡因滴眼液结膜囊内表面麻醉后,开睑器开睑。下穹窿部结膜下注射2%利多卡因0.2ml,平行推移,使药液弥散。嘱患者向上注视,用显微斜视钩推平拥挤折叠的结膜,6-0可吸收缝线分别与穹窿结膜下组织缝合3针。缝后呵见下穹窿加深,转动眼球无影响。线头埋于结膜下。术后抗生素、激素滴眼液,日3次,不必拆线。

    1.3.2 对照组 13例行结膜巩膜缝线固定术,手术方案如下:0.5%爱尔卡因滴眼液结膜囊内表面麻醉后,开睑器开睑。嘱患者向上注视,用显微斜视钩推平拥挤折叠的结膜,在距下方角膜缘8mm处用6-0可吸收缝线分别与浅层巩膜组织缝合3针。线头埋于结膜下。术后抗生素、激素滴眼液,每日3次,不必拆线。

    1.4 疗效评价

    1.4.1 客观疗效评价 眼表荧光素染色:利用Bijsterveld评分模式,3个区域的总分为0至9分,总分低于等于3分者正常,高于3分者异常。基础泪液分泌试验:检测试纸为荧光素钠眼科检测试纸,记录5分钟湿长,结果长于等于每5分钟10毫米者正常,小于每5分钟10毫米者异常。泪河高度测量:高度大于0.3毫米者正常,小于等于0.3毫米或者泪河残缺、不规则者异常。泪膜破裂时间:利用2%荧光素钠进行泪膜破裂时间试验,试验3次,求和取平均值,结果大于等于10秒者正常,小于10秒者异常。裂隙灯形态学变化:手术区结膜无显著充血现象并且结膜贴附于巩膜表面时非常平伏,则为正常;手术区结膜出现拉裂、残缺,新生血管、疤痕,局限性结节状充血,且仍然伴有皱折和松弛现象,则为异常。第一荧光素染色:棉签染为绿色的变化时间小于5分钟,则排泪功能正常;否则,为异常。

    1.4.2 主观疗效评价 在手术完毕之后的第一、三、六月分别对患者进行回访,并填写询问表格。如果患者感觉临床症状彻底消失,则为治愈;症状显著减轻或者有一定程度减轻,则为改善;没有任何变化或者加重,则为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采用SPSS1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计数单位采用x2进行检验,均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主观疗效

    表1 术后第一、三、六月的主观疗效调查表

    术后随访一个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6.2%,术后第三月、第六月结膜巩膜缝线固定术有效率逐步提升,下穹窿结膜固定术有效率稳定。2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客观疗效

    术后第一月,观察组除了裂隙灯检查时正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之外,其余结果好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三月,观察组除了裂隙灯检查时正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之外,其余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六月,2组各项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结膜巩膜缝线固定术能使球结膜很好地固定于巩膜壁[2],从而使松弛结膜平贴于巩膜表面。它有如下缺点,第一,手术缝线需要通过巩膜;有一定难度;第二,患者术后有刺激症状[3];第三,有损伤眼球、下直肌危险;第四,术区结膜充血、隆起小结节、甚至新生血管[4],影响外观。下穹窿结膜固定术相对于结膜巩膜缝线固定术,则有如下优点[5-6]:第一,缝线被埋在下穹隆深部,刺激症状不明显;第二,球结膜与下穹窿韧带缝线,安全系数高;第三,操作相对简单,无并发症产生;第四,不影响外观。

    经六个月的随访,发现术后第一月两种手术方式主、客观评价,下穹窿结膜固定术明显优于结膜巩膜缝线同定术,而术后第三随访结果有效率下降,为部分患者缝线与下方韧带脱离,可能与眼球转动或手术时牵带量少有关。总之,下穹窿结膜固定术治疗结膜松弛症的临床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术后刺激症状较轻,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严雅静,张兴儒,项敏泓,李青松,许琰,周欢明.结膜松弛症下睑缘位置及张力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09,(03).

    [2]李青松,张兴儒,郑一仁,项敏泓,周欢明,张振永,张桂丽.结膜松弛症定量定位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0,(04).

    [3]M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4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