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高危儿母亲心理健康及育儿行为影响的研究(2)
第1页 |
参见附件(3796KB,3页)。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0.0进行数据处理,结果以x±s表示,组间用t检验;育儿态度及育儿行为组间用x2检验。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高危儿母亲SCL -90各因子比较(见表1) 干预组干预前后高危儿母亲SCL -90中躯体化、强迫干预前后父母SCL-90各因子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偏执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
表1 干预前后父母SCL-90各因子比较 (x±s)
2.2 干预组和对照组母亲SCL -90各因子比较(见表2) 两组高危儿母亲SCL -90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偏执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 )。干预前两组母亲SCL -90各因子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3个月干预组与对照组父母SCL-90各因子比较(x±s)
2.3 两组母亲育儿态度及育儿行为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母亲育儿态度及育儿行为比较
2.4 两组高危儿3个月、6个月时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比较(见表4 )
表4 两组高危儿各月龄各能区DQ均值的比较(x±s)
干预组3个月5个能区平均DQ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大运动、精细运动社会交往及适应性有显著性差异(P<0.01),语言能区有差异(P<0.05);干预组6个月时5个能区平均DQ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3 讨论
3.1 心理干预对高危儿母亲心理健康的影响 妊娠、分娩及哺育婴儿带来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变化,使产妇处于高度应激状态,产后抑郁发生率为10%~15%[5]。高危因素对高危儿可能带来的近期、远期不良影响困扰着高危儿母亲,必然影响母亲的心理健康。表现为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偏执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会影响到母亲与周围人的人际关系,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心理支持和干预,有可能会出现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对高危儿早期干预绝非普通意义上的针对高危儿进行的治疗和保健,而是同时针对高危儿及其母亲的干预[6]。实施早期干预的同时,一方面要告知母亲高危儿有可能出现的后果,引起母亲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又要告知母亲高危儿早期干预的前景,使母亲对高危儿的发展充满信心。同时要重视高危儿母亲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掌握婴儿喂养、护理、疾病预防及高危儿干预的相关知识技能,消除母亲对育儿过程中的各种疑虑,增强母亲对高危儿干预促进婴儿发展的信心。从而改善母亲的心理健康状况[7,8]。
3.2 心理干预对高危儿母亲育儿行为的影响 高危儿早期干预主要在家庭中实施,母亲是婴儿的主要抚育者,母亲的养育态度必然影响早期干预有效实施[7]。本研究发现,有效的心理干预,能使母亲对儿童保健医生产生高度的信任感,积极配合医生要求,认真完成训练计划并做好记录。在高危儿干预群中,母亲通过交流自身感受、干预方法、干预效果,可以促进母亲主动求助于保健医生,接受科学育儿指导,保障及时随诊,减少随诊流失率。
3.3 母亲心理干预对婴儿发育水平的影响 高危儿最大限度地依赖父母亲,其生存环境主要是家庭系统,因此家庭环境和家长的养育态度在高危儿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9-11]。母亲在婴儿养育过程中,不仅仅是为婴儿提供物质营养素的过程,同时也是提供心理营养素及智能发展机会的过程[12]。认真地实施高危儿干预方案,有目地、有组织地为婴儿提供丰富的环境刺激,可以促进婴儿五大能区的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书娟.高危儿0-3岁早期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5):551-553.
[2]贴利军,史小薇,刘黎明.高危儿系统管理和早期干预模式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1, 22(2):238-241.
[3]吴春燕,彭晓晖,赵红立,等.高危儿父母心理干预效果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6):743-744.
[4]刘静,邢小兵.早期家庭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912):938-939.
[5]Murray L, Cooper PJ, Stein A. Postnatal depression and infant development[J].BMJ,1991, 302(6783):978-979.
[6]王光霞,吴景才,方鲁阳.高危儿0~3岁早期干预模式的研究及效果评估[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0,21(2):126-129.
[7]刘倩筠,杨约约,苏怀远,等.心理干预对高危儿母亲情绪及育儿行为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6):596-598.
[8]刘倩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796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