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例阑尾周围脓肿Ⅰ期手术的治疗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探讨阑尾周围脓肿行I期手术的治疗效果,以供临床治疗时参考使用。方法 将我院2010年7月~2011年9月收治的200例阑尾周围脓肿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I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II组患者给予引流管引流治疗,III组患者给予阑尾I期手术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住院时间。结果 I组患者治愈率为56.36%(31/55),II组患者治愈率为66.67%(28/42),III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9.03%(102/103);III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I组和II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II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最短,与I组和II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阑尾周围脓肿的患者给予I期手术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可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阑尾周围脓肿 I期手术 保守治疗
中图分类号:R656.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098-02
阑尾周围脓肿是临床常见的疾病,是急性阑尾炎的并发症。由于急性阑尾炎病情进展,出现穿孔等情况,患者可能会出现大网膜将阑尾包裹,形成炎性的肿块[1]。其临床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切开引流和保守治疗等。而以往在临床治疗中,手术治疗并非此疾病的首选[2]。但是,经过我院的多年经验总结发现,使用保守治疗,患者可能会出现中毒性休克、内外瘘等[3]。而手术治疗也有可能在手术后出现较高的感染率。我院在研究中外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治疗方法中,研究并使用了阑尾周围脓肿I期手术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7月~2011年9月收治的200例阑尾周围脓肿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患者入院时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右下腹疼痛、反跳痛。实验室检查有白细胞升高。B超检查有阑尾区的混合性包块。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三组。I组患者55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3例,年龄在18~65岁,平均(37.36±8.37)岁。从发病到入院就诊时间为2~14天,平均(8.36±2.37)天。II组患者42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龄在17~66岁,平均(37.75±8.43)岁。从发病到入院就诊时间为2~15天,平均(8.65±2.21)天。III组患者103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38例,年龄在16~64岁,平均(37.43±3.21)岁。从发病到入院就诊时间为2~17天,平均(8.72±2.53)天。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到就诊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I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患者入院后给予抗生素等抗感染,并维持体液平衡。如患者脓肿较大,可采取穿刺抽出脓液。
II组患者给予引流管引流治疗,在患者右下腹麦氏切口进行脓肿的冲洗和引流。每日使用甲硝唑和生理盐水对脓肿部位冲洗。
III组患者给予阑尾I期手术治疗。患者在入院后立即给予抗生素。使用硬膜外麻醉。麻醉完全后,从患者右侧腹肌或麦氏切口处给予切口。将粘连的肠管分离,在脓肿壁粘连较为薄弱的地区给予钝性分离,并将坏死部位清除。寻找患者的阑尾,结扎阑尾系膜。使用荷包或结扎等方法将阑尾处理好。术后常规给予引流管,并给予抗生素全身抗感染治疗。
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住院时间。
1.3 数据处理
将本次试验所得数据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即(x±S),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取95%可信区间,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I组患者治愈率为56.36%(31/55),II组患者治愈率为66.67%(28/42),III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9.03%(102/103);III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I组和II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II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最短,与I组和II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疗效比较
注:治愈率比较,I组与II组,x2=5.22,p<0.05;I组与III组,x2=9.54,p<0.05;II组与III组,x2=7.37,p<0.05;
住院时间比较,I组与II组,t=8.65,p<0.05; I组与III组,t=10.22,p<0.05;II组与III组,t=12.55,p<0.05;
3 讨论
阑尾周围脓肿,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其尤其好发与农村地区,患者发生阑尾炎后,就诊较晚[4]。而使用保守治疗、切开引流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往往并不理想。而对此类患者是否给予I期手术治疗,临床尚无统一的意见。但是,通过大量临床实践证实,实施阑尾周围脓肿I期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临床可将此方法应用到有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的患者[5]。但是对病程较长,患者体检中肿块的边界较为清除且疼痛较为轻微的患者,可给予保守治疗。
手术前,要注意纠正患者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并给予抗生素。要注意抗生素的覆盖实践要包括整个手术,并延伸到手术后4小时。除了要重视抗生素的使用外,医生还要注意适当选择抗生的应用种类,一般选择能够针对性治疗革兰氏阴性菌和厌氧菌的抗生素。
此外,医生还要注意熟练掌握阑尾及其周围器官的解剖位置,并不断提高手术技巧。手术中要求在直视下进行分离等操作,避免盲目潜行地分离,并避免损伤患者水肿的肠管。术中使用甲硝唑溶液冲洗腹腔,保证腹腔无残留液体。术后肠管给予引流管引流。
总之,对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实施I期手术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患者治愈率较高,术后恢复较快,优于保守治疗和切开引流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Cobben,L,Groot,I,Kingma,L et al.A simple MRI protocol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ly suspected appendicitis: results in 138 patients and effect on outcome of appendectomy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9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