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2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143281
护理干预对宫外孕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况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日 金铁梅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宫外孕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86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3例。分别应用系统护理干预和常规妇产科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 比较分析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改变情况。结果 86例宫外孕手术患者中共有71例存在不良心理状况,占82.56%,其中焦虑46例,抑郁33例,二者共存18例。干预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SAS和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宫外孕围手术期患者不良心理状况发生率较高,正确的健康教育和指导可有效缓解不良心理。

    【关键词】护理干预 宫外孕 围手术期 心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247-02

    凡孕卵在子宫腔以外的任何部位着床者,统称为异位妊娠,习称为宫外孕。宫外孕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妇产科急症,具有起病急骤、危害严重等特点,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同时严重影响女性的心理健康[1,2]。我院对宫外孕手术患者开展系统护理干预,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就诊的86例宫外孕手术治疗患者。年龄19~39岁,平均年龄29.5岁。孕次1~4次,平均1.75次。86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孕次、产次、病情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妇产科护理,干预组加用以下系统护理方法。具体措施如下。

    1.2.1 术前护理

    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给予热情的护理服务,尊重患者的人格和隐私权,避免语言的刺激,为患者保守秘密,以便取得患者的信任。护理人员应经常查房,了解患者对疾病、治疗及护理方面的认知情况,对患者不了解的问题给予耐心讲解,增强患者对手术操作的认识和了解,缓解其恐惧心理[3,4]。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学历、生活背景和婚姻、孕产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1.2.2 术中护理

    手术室温度保持在24~26℃,湿度在40%~60%。注意非手术时的保暖,缩短暴露时间。要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呼吸、出血量、尿量及性质。对情绪紧张的患者应用语言或动作缓解其心理压力,如握手、抚头、安慰、鼓励等。

    1.2.3 术后护理

    术后24h内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鼓励早期下床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范围,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注意饮食和营养,保证蛋白质的摄入。蛋白质是抗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如摄入不足,则机体抵抗力降低。因此,可多吃些鸡肉、猪瘦肉、蛋类、奶类和豆类、豆类制品等。嘱咐患者劳逸结合,勿做重体力劳动,尽量减少腹压,便秘者可用轻泻剂,预防包块破裂。

    1.3 研究方法

    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焦虑及抑郁进行测评。比较分析不同学历、生活背景、婚姻状况宫外孕患者不良心理状况的构成比以及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改变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用SPSS11.5软件处理,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情况患者焦虑状况

    本组86例宫外孕手术患者中共有71例存在不良心理状况,占82.56%,其中焦虑46例,抑郁33例,二者共存18例。见表1。

    2.2 干预效果分析

    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SAS及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SAS和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SAS和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见表2。

    3 讨论

    临床实践发现,焦虑和抑郁情绪在宫外孕择期手术患者中较为常见,并贯穿整个医疗诊治和术后康复全过程,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5]。针对病人的焦虑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应给予理解和同情、耐心安抚病人,解除病人心理压力,本研究显示系统护理干预对围手术期宫外孕患者缓解焦虑、抑郁心理作用显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0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