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2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143277
心理护理对阑尾炎患者的焦虑情绪的影响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日 祁素英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对阑尾炎患者的焦虑情绪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8月~2011年7月收治的阑尾炎患者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例。全部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和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焦虑情绪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阑尾炎患者的焦虑情绪,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 阑尾炎 焦虑情绪 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251-01

    阑尾炎手术是普外科临床常见的腹部手术之一,围手术期患者常产生焦虑等不良情绪,使患者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抵抗力下降,可能影响手术切口愈合、延长住院时间[1]。我院对收治的阑尾炎手术患者进行了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情绪,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8月~2011年7月收治的阑尾炎患者20例,均有右下腹疼痛、体温升高等临床表现,并经腹部B超检查确诊,同时排除精神障碍、意识障碍和合并其他心理问题的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14~65岁,平均年龄为(38.18±9.24)岁;男性6例,女性4例;其中文化程度包括大专以上2例、高中3例、初中4例,小学及以下1例。观察组患者年龄15~63岁,平均年龄为(39.42±8.45)岁;男性5例,女性5例;其中文化程度包括大专以上2例、高中4例、初中3例,小学及以下1例。

    两组患者从性别、年龄、病情、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和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术前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注意态度和蔼、言语亲切,使患者和家属产生充分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详细交代术前准备、注意事项、麻醉方式、术中配合要点等。根据患者的性格特征和文化程度采取通俗易懂的表述,使患者了解阑尾炎的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向患者强调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告知患者阑尾切除术是临床最常见的腹部外科手术,操作简单、技术成熟、手术风险较小,避免患者不必要的担心和忧虑。

    告知患者情绪状态对疾病转归的影响较大,患者如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之下,可通过生理-神经-免疫系统反应链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对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进程产生不良影响。鼓励患者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同时注意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焦虑情绪。因为家属是患者最重要的看护者和社会支持者,其情绪状态对患者的情绪有较大的影响。在护理过程中引导家属给患者以关爱、支持和精神鼓励,以乐观的情绪感染患者,帮助其摆脱焦虑情绪的影响[2]。

    1.3 判断标准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焦虑程度。SAS共包括20个项目,每项均采用4级评分标准。将各项得分相加即得到总分,用总分乘以系数1.25,取整数即得标准总分。得分越高,焦虑程度越严重。临界值为50分,50分以下者为正常,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3]。

    1.4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SAS评分为(57.05±10.25),治疗后SAS评分为(51.23±12.58);观察组治疗前SAS评分为(56.98±10.46),治疗后SAS评分为(46.42±11.64)。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情绪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评分比较(x±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

    3 讨论

    心理学认为:焦虑是指尚未接触到应激源但已预见即将发生的危险或威胁时的一种防御性情绪反应,多由于患者对自身病情和相关知识缺乏了解,根据自己的想象或错误信息作出过于严重的估计而产生。尤其对于手术患者而言,对于麻醉、手术方法、手术风险的认识比较缺乏,一旦得知需要手术治疗,几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紧张现象。对疼痛、出血、麻醉意外、手术后遗症等的担忧均可造成患者产生焦虑情绪。

    焦虑状态下,患者常表现为应激性增高、刺激阈降低,机体对内外各种刺激的敏感性较高,严重者可影响机体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功能,表现为血压升高、心率加快、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等,不仅给手术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还会引起麻醉药物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患者焦虑程度越严重,机体的痛阈值越低,对术后疼痛的控制产生不利影响。心理护理对消除或缓解患者焦虑情绪、促进术后康复十分重要,其机制可能是焦虑情绪缓解后,促使大脑皮质和丘脑发生抑制性冲动,部分阻断痛觉传导而缓解术后疼痛[4]。

    本研究结果表明: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阑尾炎患者的焦虑情绪,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0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