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2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193371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技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1日 王启忠
第1页

    参见附件(2548KB,2页)。

     【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技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对我院2009年8月~2011年7月收治的57例基底节脑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TNF-α、IL-1、IL-6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技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

    【关键词】颅内血肿 微创穿刺清除技术 基底节脑出血 脑出血

    中图分类号:R65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2-104-01

    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的非创伤性、自发性出血,出血部位以基底节多见,占脑出血的60~70%,属神经系统的急重症,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急性期的治疗措施是降颅压、促进脑水肿的吸收,避免神经功能进一步恶化[1]。意识障碍的程度及持续时间的变化除反映治疗效果,还影响感染、内环境紊乱、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发展,因此改善意识状态是治疗的关键。本文介绍我院应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针形超早期颅内血肿引流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并与保守治疗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8月~2011年7月收治的57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27例),实验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在42~71岁之间;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12例,年龄在39~70岁之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止血、控制血压、神将营养及对症治疗,均给予甘油果糖250ml,静脉点滴,1次/12h,5d后改为1次/d,连用2~5d。治疗组患者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无锡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7151201)40ml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点滴,1次/d,连续应用14d。治疗组行微创穿刺碎吸引流术,选取CT扫描血肿最大层面的血肿中心为靶点,根据体表标志物CT定位法确定穿刺点、穿刺点及穿刺针长度,采用电钻驱动YL-1型穿刺针进入血肿中心,拔出针芯,接侧管,腹压缓慢抽吸血肿[2],抽吸时转动针体,至无法抽出血凝块,向血肿腔注入尿激酶2万U,4h后开放引流,1次/d,每天复查血肿引流情况,至90%血肿被引流出后拔出穿刺针。应用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IL-2水平。

    1.3 入选标准 入选患者符合2006年中华医学会第3次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患者发病前均有高血压史,发病至来院时间≤7h,CT扫描结果示血肿位于基底节,血肿体积在15~30ml,未破入脑室,血肿致中线结构移位≤5mm,排除瘫痪侧存在神经功能评定的肢体先天性畸形或功能障碍及先天或后天性智力障碍不能配合评定者。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使用X2,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血浆TNF-α、IL-1、IL-6水平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浆TNF-α、IL-1、IL-6水平比较

    治疗组患者TNF-α、IL-1、IL-6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脑出血具有起病快、进展迅速、意识障碍出现早、急性期病死率高等特点。脑出血后血肿占位效应与亚急性期的血肿周围组织水肿是引起患者死亡的两个重要原因,有研究表明急性脑出血病灶周边水肿区与急性脑梗周边半暗带有类似的病理过程。脑出血引起机体及脑组织病理反应,最重要的是血肿压迫、血肿分解产物及脑组织直接损伤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局部脑血流降低有效控制颅内压、减轻脑水肿是挽救患者生命并改善神经功能的关键[3]。大量研究表明,高血压脑出血一般在出血后20~30min停止并形成血肿,临床研究表明,再小的基底节区血肿也会对周围脑组织形成压迫,其分解产物对周围脑组织有毒性作用,因此血肿应及时清除,脑神经元为不可再生细胞,减少脑出血后神经元细胞的死亡成为治疗脑出血的关键,在伤后7h内清除血肿,在减轻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及分解产物对脑组织毒性作用至关重要。微创穿刺血肿碎吸引流术根据CT定位,选择合适的YL-1穿刺针[4],应用电钻推送到血肿中心及周围,在10~20min内可完成血肿粉碎液化过程,穿刺抽吸液态血肿,痛苦小,创伤小,可以满足在伤后7h清除血肿的需要,基底节区聚集机体运动及感觉传导纤维束,脑出血后常留下严重的躯体感觉、视野障碍、运动障碍等,有资料表明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采用微创穿刺血肿治疗后,患者神经障碍明显减轻,在表1 中,可以看出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采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技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顾卫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4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