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2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193388
出血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1日 赵丙坤
第1页

    参见附件(2611KB,2页)。

     【摘要】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2011年4月收治的3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即为观察组,选取30例非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从两组个人生活史及相关疾病进行分析,总结患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老年男性居多,与饮食、吸烟、血脂、血糖、房颤、抗凝治疗、血液生化指标有明显的相关性,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良生活习惯、高血糖、高血脂是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对危险因素较高的患者要早发现、早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出血过多,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危险因素 出血性脑梗死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2-118-02

    出血性脑梗死是脑梗死后缺血区域血管重新恢复血供,导致梗死灶内继发出血,其可与脑梗死同时发生,也可以继发于脑梗死后数小时甚至数天内,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随着目前CT及MRI的广泛应用,其诊断率大大提高[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转化规律,为脑梗死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以减少出血转化,改善患者的预后,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2011年4月收治的3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记为观察组,选取30例非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在65~79岁之间,平均70.4±5.2岁;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在59~78岁之间,平均64.4±4.8岁。所有患者均经CT或核磁共振证实,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排除明显凝血功能异常及严重肝肾功能不良者。

    1.2 方法 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经影像学确诊,停止应用溶栓、抗血小板、降纤维蛋白药物,监测血压、血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当进行脱水、脑保护等对症治疗。对患者进行Adama分型,大面积梗死:梗死面积>3cm,累及2个或2个以上解剖位的大血管主干供血区域;小面积梗死:梗死面积在1.5~3cm之间,累及1个解剖部位的小血管分支供血区域;腔隙性脑梗死:梗死面积<1.5cm[2]。采取静脉血液进行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测定,所用仪器为OLYMPUS AU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为日本第一化学株式会社,检验符合实验室质控标准。从两组个人生活史及相关疾病进行分析,总结患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内和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史及相关疾病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史及相关疾病比较(例)

    观察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及抗血小板、房颤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x±s,mmol/L)

    观察组患者血液生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出血性脑梗死也被称为脑梗死后缺血灶内发生的出血性转化,属于脑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发病率在国外一般是15~40%,国内的发病率为4~7%,其发病可能与脑梗死区域内发生血流再灌注及侧支循环建立有关,患者出现脑梗死后第2周是病灶侧枝循环建立的关键时期,因此脑梗死后2周是出血性脑梗死高发时期[3]。内源性纤溶机制或者抗血栓、抗凝治疗易造成栓子溶解,导致血液从受损的血管壁中渗出,由于脑水肿梗死区域的小血管,造成小血管血流长时间瘀滞,长时间缺氧而发生变性,血液再灌注时血管内膜容易发生破裂并导致出血。本研究表明,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于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有明显的相关性,长期吸烟饮酒损伤血管,易发生出血。梗死灶出血与梗死面积也有相关性,梗死面积越大,其风险就越高,其原因可能是大面积脑梗死后周围水肿明显[4],压迫梗死灶边缘和皮质部的静脉,导致血液淤积,血管缺血损伤,在水肿消退后,侧支循环建立,坏死区域内血管发生再灌注,但是长时间的缺血、缺氧造成血管壁变脆,在血液冲击下,容易发生渗血、出血。在本组资料中,观察组患者应用抗血栓治疗明显多于对照组,说明抗凝治疗被动的使患者机体增加肝素或者类肝素物质,增强抗凝过程,阻止凝血或者血栓的形成[5],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时这些药物可以干扰正常的凝血机制并导致脑出血,甚至全身出血。血糖升高也可以增加脑梗死出血的危险性,高血糖加重局部病灶缺血性脑损伤,使患者的病灶扩大[6],脑水肿加重,梗死后出血增加。血脂升高能增加患者血管壁动脉硬化的发生率,血管脆性增加,在发生脑梗死后,在血液的冲击下,易并发脑出血。不良生活习惯、高血糖、高血脂是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对危险因素较高的患者要早发现、尽早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出血过多,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各类脑血管病的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29(6):379.

    [2] 蒋秀娟.出血性脑梗死34例临床及头颅CT分析[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1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