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2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193606
强化降脂联合抗血小板聚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1日 张宝翠
第1页

    参见附件(2510KB,2页)。

     【摘要】目的 观察强化降脂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辽阳市中心医院住院120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脂异常的原发性高血压的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拜阿司匹林组、拜阿斯匹林+阿托伐他汀常规剂量组(常规剂量组,阿托伐他汀20 mg/d)、拜阿斯匹林组及强化降脂联合抗血小板聚集组(强化降脂组,阿托伐他汀40 mg/d),每组40例,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6个月,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血脂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常规剂量组和强化降脂组治疗后IMT、血脂水平较拜阿斯匹林组明显降低(均P<0.05);拜阿司匹林组治疗前后IMT、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降脂组治疗后较常规剂量组IMT、血脂水平改善更明显(P<0.05),与另外2组比较心脑血管病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强化降脂联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对降低血脂水平,延缓和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优于使用拜阿斯匹林+阿托伐他丁常规剂量组及单纯抗血小板聚集药,并可预防心脑血管病发生。

    【关键词】高血压 劲动脉粥样硬化 阿托伐他汀 白细胞介素6 强化降脂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2-234-02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炎性反应、血脂异常密切相关,是导致心脑血管病主要原因之一[1]。数项研究显示,通过降低胆固醇、抑制炎症反应可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退缩和/ 或延缓其发展[2]。本研究旨在观察强化降脂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CA)的影响,为临床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选取2008年7 月至2011 年11 月在我科门诊和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66 例,女性54例, 年龄45~ 92岁。高血压诊断依据2005年发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其中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符合1999 年发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3组:①拜阿司匹林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45~78岁,平均(64.7±8.4)岁。 颈部超声证实双侧CAA粥样斑块30例,单侧10例,其中伴脑梗死21例,糖尿病19例,冠心病20例;②拜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常规剂量组(简称常规剂量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52~78岁,平均(63.7±7.8)岁。 超声示双侧CAA粥样斑块24例,单侧16例。其中脑梗死21例,糖尿病11例,冠心病18例;③强化降脂+阿斯匹林组(简称强化降脂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45~73岁,平均(61.7±8.6)岁。颈部超声证实双侧CAA粥样斑块29例,单侧11例。其中脑梗死21例, 糖尿病11例、冠心病22例。

    1.2 排除标准 除外合并感染、继发性高血压、免疫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肝肾血液系统疾病及近期服用激素的患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3组均给予常规抗高血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单药或联合用药,使患者血压控制在140/ 90 mmHg (1 mmHg = 0. 133kPa) 以下。3组在常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调脂药物阿托伐他汀和(或)拜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常规剂量20 mg/ d , 强化剂量40 mg/ d,拜阿司匹林0.1g/ d。

    2.2 生化指标检测

    空腹肘静脉采血,离心(3 000 r·min-1)并-20℃冰箱保存,于治疗前及6个月进行检测。采用日本奥林巴斯AV-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查内容包括血糖、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 心肌酶、转氨酶及有无肌肉疼痛等及检测IL-6。

    2.3 颈动脉超声仪检查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 个月做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由同一医师用同一B 超机(探头7. 5 MHz) 对受试者双侧颈动脉测定。颈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 IMT) ≥1.1mm 认为存在粥样硬化斑块。斑块面积计算法:测量每个斑块的3条直径,选择数值最大的2条径线作为长宽并相乘,计算斑块面积。

    2.4 随访

    入组者于治疗开始至半年进行随访,记录心脑血管事件(急性心梗、急性脑梗死)发生情况。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2.5 统计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校准表示,采用方差分析,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各组治疗前后颈动脉IMT及斑块面积的比较

    治疗后常规剂量组和强化降脂组颈动脉IMT及斑块面积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强化降脂组的改善明显优于常规剂量组(均P<0.05),拜阿斯匹林组治疗前后颈动脉IMT及斑块面积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治疗前后颈动脉IMT、斑块面积的比较(x±s)

    3.2 各组治疗前后血IL-6及血脂水平的比较

    各组治疗后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强化降脂联合抗血小板聚集明显优于其他2组(P<0.05)。常规剂量组和强化降脂组治疗后LDL水平较前明显降低(P<0.05),后者降低LDL水平较前两者有明显的差别(P<0.05),拜阿司匹林组治疗前后差别无意义(P>0.05)。见表2。

    表2 各组治疗前后血IL-6及血脂水平的比较(x±s)

    3.3 各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

    服药治疗6个月中,拜阿斯匹林组急性心梗例2例,急性脑梗死8例, 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25.0%;常规剂量组急性心梗2例,急性脑梗死5例, 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17.5%,强化降脂组急性心梗出现1例,急性脑梗死3例, 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10.0%,前2组之间经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强化降脂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具明显差异(P<0.05)。

    3.4 不良反应的发生

    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安全分析中,未发现“可能”或“有可能”与阿托伐他汀有关的情况。见表3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1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