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2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193571
核磁共振在急性胼胝体梗死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1日 李成
第1页

    参见附件(2590KB,2页)。

     【摘要】目的 探讨磁共振在急性胼胝体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011年收治的19例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颅脑核磁共振检查,分析梗死部位在不同扫描序列中的表现,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在本组患者中,梗死部位主要累及膝部、体部、压部及多发性,患者主要表现为肌力减退、失语、感觉障碍、共济失调等。结论 胼胝体梗死因发病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其临床表现常被合并梗死病灶所掩盖,核磁共振是诊断胼胝体梗死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胼胝体梗死 临床诊断 功能障碍 磁共振成像 弥散

    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2-319-02

    胼胝体是连接两侧大脑半球对大的联合纤维束,其供血动脉出血栓塞或动脉痉挛时可导致胼胝体梗死,影响两侧大脑信息整合,患者出现一系列的症状,该区域梗死临床无特征性表现,误诊、漏诊率较高[1]。既往因影像学技术首先,胼胝体梗死诊断难度较大,相关导报较少,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31例胼胝体梗死患者的核磁共振检查资料,总结诊断经验,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011年收治的19例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3例,女性6例,年龄在39~76岁之间,平均62.2±4.3岁,合并高血脂7例,颈动脉斑块3例,糖尿病3例,高脂血症7例,冠心病4例,患者多表现为单侧肢体偏瘫、表情淡漠、语言障碍、共济失调、走路不稳、头痛等,所有病例在3周内经磁共振检查确诊。入选患者均符合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 MR检查仪器为新高怡磁共振扫描仪,8通道头线圈进行头部常规MR横断面,矢状面T2w扫描机DWI横断面扫描,常规扫描T1W1(SE序列,TE/TR=30ms/440ms,扫描时间为176s),T2W1为FSE序列,TE/TR110ms/3000ms,扫描时间为156s,DW1成像采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EEPI周围扫描,在相互垂直的三个轴面向上,分别为频率编码X、层面选择Z、相位编码Y施加扩大梯度,确定扫描部位扫描确定病变部位,Flair轴位扫描,矩阵256×256,造影剂为Gd-DTPA,剂量0.2mmol/kg/b/w,扫描参数同增强前。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对比研究。

    2 结果

    2.1各部位病灶数量、病灶体积分布比较见表1

    表1 各部位病灶数量、病灶体积分布

    在本组患者中,梗死部位主要累及膝部、体部、压部及多发性,患者主要表现为肌力减退、失语、感觉障碍、共济失调等。

    2.2 胼胝体梗死的MRI表现 胼胝体梗死MRI表现为圆形、类圆形条索状异常信号,T1W1为低信号,T2W1为高信号,Flair为高信号,DW1序列急性患者为高信号,非急性患者为低信号,在本组患者中发现新鲜梗死病灶22个,陈旧病灶10个,病灶大小为3×3~90×25mm之间,弥漫性累及胼胝体病灶及累及膝体部梗塞为条索样病灶,其余多为圆形或类圆形,6例患者合并其他部位新鲜梗死,合并梗死部位、膝体部以额叶为主,压部以枕叶多见。

    3 讨论

    胼胝体从解剖学上自前向后依次为嘴部、膝部、体部、压部,其前4/5由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供血,后1/5为大脑中动脉供血,后脉络膜供血,因血供丰富,胼胝体梗死临床相对少见,李向新等认为胼胝体梗死常见原因为前交通动脉或胼周动脉栓塞或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胼胝体穿支动脉栓塞,前交通动脉自发性痉挛[2],Chleyonuse等 指出胼胝体梗死患者多合并长期糖尿斌史及高血压病史,这些因素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心源性梗死较少。胼胝体损伤能引起大脑两个半球因未连接失去功能,且常与额叶、颞叶等部位梗死合并存在,因此梗死症状往往难以确定[3],临床定位比较困难,因此确诊必须依靠影像学检查。MRI主要是依靠氢质子成像,对梗死区域的水分比较敏感,具有高度敏感性及特异性,T1W1呈低信号,T2W1呈高信号,DW1能较早发现病灶,对于病灶的显示,以正中矢状位及冠状位显示最清晰,一般情况下,胼胝体梗死多伴有颅内其他部位梗死,在增强扫描时梗死区域多不强化或者轻微强化,新鲜病灶能出现清华,陈旧性不强化。急性期病灶ADC值测量可能有助于病灶的分期,文献报道胼胝体压部急性梗死比膝部及体部多见[4],本文无此表现,可能与所选病例数少有关,大脑后动脉较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梗死的发生率较高有关系。磁共振与临床密切结合,鉴别有类似的胼胝体信号改变的疾病有胼胝体变性、多发性硬化、弥漫性轴索损伤。胼胝体梗死部位与其临床表现有相关性,一般认为胼胝体前1/3。梗死可引起语言障碍和精神障碍,人格改变等症状,胼胝体中1/3梗死能引起偏盲,失用症,不能完成精细动作,出现共济失调等症状。胼胝体梗死因发病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其临床表现常被合并梗死病灶所掩盖,核磁共振是诊断胼胝体梗死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李向新,李秉权.胼胝体的神经外科研究[J].中国神经疾病杂志,2009,27(1):78-79.

    [2]Chrysikopoulos H,Anderreou J,Roussakis A.Infarction ofthe COl'-pus callosum:computered tomograph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lng[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9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