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B版》 > 2012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188914
免疫吸附在治疗重症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2年3月1日 林金秤 汤显湖
第1页

    参见附件(4276KB,3页)。

     【摘要】目的 观察免疫吸附对重症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l6例活动性狼疮性肾炎患者,常规治疗组7例,采用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常规治疗,免疫吸附治疗组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免疫吸附血液灌流进行治疗,观察相关症状及蛋白尿改善情况和抗核抗体(ANA)及抗双链DNA(dsDNA)抗体清除效果,观察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免疫球蛋白IgG、补体C3等影响程度。结果 两组治疗后均症状明显改善,尿蛋白减轻,血浆白蛋白升高;ANA 、dsDNA抗体有效清除,IgG水平显著下降,补体C3 升高,但免疫吸附组ANA、dsDNA、IgG等免疫物下降较常规治疗组明显,且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好于常规治疗组(P<0.05);血中有形成份、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无明显影响。结论 免疫吸附血液净化疗法治疗狼疮性肾炎特异性相对较强、疗效好、安全。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吸附

    中图分类号:R593.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3-095-0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体内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及致病性免疫复合物在组织中沉积,并激活补体,导致局部发生炎症反应,造成病理性损害。传统免疫抑制药物治疗,往往有一定副作用,有局限性,我们采用免疫吸附以特异性清除自身抗体、循环免疫复合物,使得免疫反应程度减轻,能够有效控制疾病进展,减少药物治疗副作用,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16例,所有病人符合:(1) 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诊断SLE标准;(2)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症;(3)按SLEDAI评分标准,狼疮活动积分≥5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7例,免疫吸附治疗组9例。

    1.2 研究方法

    常规治疗组予强的松(1mg/kg/d,8-12周后逐渐减量)和环磷酰胺(0.8-1.0g/月,6月后每3个月1次,总疗程2年),部分病人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0.5-1.0g/d,3-5天为一疗程,必要时重复1-2疗程); 免疫吸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 采用珠海丽珠医用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研制的DNA免疫吸附柱,于治疗开始时每3~4天行免疫吸附治疗1次,共2~3次。

    1.3 检测指标 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浆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免疫球蛋白IgG、补体C3、 ANA、dsDNA,并进行综合疗效判断和SLEDAI评分。

    1.4 疗效判断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参照1992美国、加拿大SLE研究中心的SLEDAI系统评价标准:完全缓解为SLEDAI<5分;部分缓解为SLEDAI下降>3分;持续活动为SLEDAI±≤3分[1]。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显著性。分析比较治疗前后及两组间各项观察指标的变化,来判断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2 结果

    2.1 两组方法治疗后各项免疫指标见表1,提示:抗核抗体滴度两组治疗后均下降(P<0.01);抗ds-DNA抗体阳性率两组治疗后均明显下降(P<0.01),免疫吸附组比常规治疗组降低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 g G 水平两组治疗后均下降(P<0.01),免疫吸附组比常规治疗组降低明显(P<0.05);补体C3水平两组治疗后均上升(P<0.01),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临床疗效,常规治疗组治疗后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3例,总有效率71.5%,免疫吸附治疗组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4例,总有效率88.8%,高于常规治疗组。临床评价指标变化见表2,提示:SLEDAI评分、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和血肌酐两组治疗后均好于治疗前(P<0.05);其中SLEDAI评分,免疫吸附组低于常规治疗组有显著差异(P<0.05)。血中有形成份、肝功能、电解质等无明显影响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免疫指标变化

    与治疗前比较,#P <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 *P <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评价指标变化

    与治疗前比较,#P <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 *P <0.05

    2.2 主要不良反应

    免疫吸附治疗过程中出现1例次低血压,经补液、调整血流速度后血压稳定;胸闷、心慌2例次,减慢血流速度和吸氧后好转;发热寒战3例次,静脉推地塞米松后好转。所有病人均完成治疗。

    3 讨论

    狼疮性肾炎(LN)是一种免疫系统疾病,它是由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引起多种自身抗体的产生、循环免疫复合物生成及补体系统的激活,导致肾脏等全身多个脏器受累,并出现功能损害[1]。重症狼疮性肾炎患者的病死率较高,是系统性红斑狼疮主要死亡原因[2]。近10年来,用甲基强的松龙(MP)静脉冲击联合间断环磷酰胺(CTX)冲击疗法,已大大提高了临床缓解率,改善了LN患者的远期预后,但一部分重症LN患者因严重低蛋白血症、水钠滞留、代谢紊乱、感染等,无法耐受冲击量的激素及CTX可能出现的感染加重或心衰等严重副反应,单纯药物治疗有时也难以在短期内控制病情[3、6]。免疫吸附疗法是近年在血浆置换及血液灌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血液净化技术,是利用DNA为特异性活性吸附材料,具有特异性结合抗DNA等抗体及其复合物的功能,通过抗原抗体免疫反应或物理化学作用,从血液中选择性地吸附并去除与免疫有关的致病因子,是一种高选择性的免疫治疗新技术。国内外的研究证实免疫吸附可以快速清除血浆中的异常免疫复合物,减少补体激活产物及炎症介质,从而快速有效地缓解病情 [3-5],我们的研究也验证了这个观点。目前认为免疫吸附机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直接去除致病的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2减少补体激活产物及炎症介质;3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使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清除功能恢复正常,淋巴细胞功能恢复正常[4、6、7]。免疫吸附疗法特异性强、副作用小,为提高重症狼疮性肾炎患者的生存率、改善预后提供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韩志武,姚国乾,李靖等.不同免疫吸附方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对比研究[J]. 中国血液净化,2010,9(7):380-384.

    [2] 潘丽萍,杨尽梅,韦颖等.免疫吸附在重症狼疮性肾炎患者中的应用[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276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