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0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034700
米非司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1日 宋庆恩
第1页

    参见附件(1806KB,2页)。

     [摘要]目的 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效果。 方法 2007年7月至2009年11月在我院诊确诊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64例,在月经来潮第5天开始服用米非司酮10mg,1次/d,连续服用6个月,观察患者月经情况。 结果 64例患者在服药后均闭经,8例患者在服药后2~3个月恢复月经,40例围绝经期患者在直至停药后5个月均未恢复月经。 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肯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关键词]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米非司酮;疗效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多发病,是指由于调控月经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简称功血),精神刺激、过度劳累、营养不良及环境改变等常常是本病的诱因。多发生于青春期和更年期。临床表现为月经失调,无正常规律和周期,出血量增多、出血持续时间过长或间隙时间过短,内外生殖器均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无妊娠并发症或全身出血性疾病,可引起贫血,严重者需切除子宫。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卵巢功能发生障碍的时期,可分为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与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前者是排卵功能发生障碍,好发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后者系黄体功能失调,多见于育龄期妇女。主要症状为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增多、出血时间延长、淋漓不净等。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病理基础是缺乏孕激素,雌激素相对或绝对不足,约85%病例属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发生在45~55岁之间。有排卵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黄体功能不足或黄体萎缩不全,也可能是雌激素分泌不足使子宫内膜不能及时修复。由于出血时间长,量比较多,容易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甚至休克。治疗原则是止血、调整月经或导致闭经及改善全身状况。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刮宫,性激素治疗、子宫内膜切除,或行全宫切除。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07年7月~2009年11月妇科门诊就诊确诊为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并符合米非司酮治疗的患者64例,其中40~44岁8例,占12.5%;45~49岁37例,占57.8%;50~54岁19例,占29.7%。病程少于3个月23例,3~6个月35例,大于6个月6例。经量增多23例,经期延长23例,月经紊乱10例,经期延长的合并经量增多18例。血红蛋白91~100g/L20例,61~90g/L为23例,60gL以下12例。符合米非司酮治疗的标准为:⑴排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癌等器质性病变;⑵无服用米非司酮禁忌证;⑶治疗前行段性诊断性刮宫病理报告均为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过长;⑷未接受过任何激素治疗;⑸检查肝肾功能正常,血常规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均为正常;⑹患者知情并同意接受治疗。

    1.2治疗方法

    米非司酮(Mifepristone)RU486每片10mg,由上海华联制药厂提供,符合米非司酮治疗标准的患者即日以米非司酮10mg,每日1次,口服,连续6个月,用药前及用药期间每月测量内分泌功能1次,包括促泌乳素(PRL)、孕酮(P)、雌二醇(E2)、睾酮(T)。3个月复查肝肾功能及血常规、B超复查子宫内膜厚度及盆腔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 进行统计分析,应用t检验和χ2检验。

    2结果

    2.1米非司酮治疗前后更年期功血血清内分泌情况,见表1

    2.2 月经变化治疗效果所有病人在治疗期间均闭经,其中40例直接进入更年期绝经(62.5%),年龄多为48~54岁;6例月经稀发(9.3%);8例于停药后4~6周恢复正常月经(12.5%),经期3~8天,月经量比患病前减少;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变化。

    2.3 贫血及血红蛋白的改变2例停药后3个月再次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3.9%);治疗后所有患者停药后随访12~18个月,患者的贫血情况均有明显好转,由治疗前(70.95±13.82)g/L升到治疗后的(106.84±5.22)g/L。

    2.4 子宫内膜的改变 64例患者服药前、服药1个月、服药2个月、服药3个月、服药6个月B超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1.3±0.4)cm、(0.5±0.2)cm、(0.4±0.2)cm、(0.5±0.2)cm、(0.6±0.1)cm,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5)。

    2.5 副作用15例患者治疗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潮热、出汗、心悸、余无不适,不能排除更年期综合征所致,加用药物治疗后好转;3例病人出现不典型皮疹;5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一过性转氨酶升高。

    3讨论

    3.1 功血的发病机制和选择米非司酮的优越性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发生的机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失常。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用甾体类药物或中医药调节,为紧急出血或鉴别诊断行诊断性刮宫以及手术治疗[3]。传统的手术治疗为子宫切除术,虽然疗效确切,但创伤大,手术的恢复期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

    米非司酮为一种酮受体(PR)阻断剂,具有抗糖皮质激素、抗孕激素作用的甾体类药物。有资料表明,米非司酮既能作用于下丘脑,经抑制LHRH分泌而影响FSHLH分泌,又能直接作用于垂体,抑制FSH、LH的释放另外米非司酮还可能促进卵巢抑制素的分泌而抑制FSH分泌[1]。本研究试验治疗后血清E2、P值均较用药前明显下降,FSH出现低水平,LH略升高的结果也是对上述学说的印证。采用的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过程中无痛苦,不良反应小,疗效较佳。米非司酮[4,5]能明显增高妊娠子宫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小剂量米非司酮序贯合并前列腺素类药物,可得到满意的终止早孕效果。因此米非司酮早期用来抗生育,近年来临床逐渐扩大了试用的范围。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证实米非司酮可影响子宫内膜血管生理功能,导致不规则内膜生长调控及退化的形态学表现,进而影响子宫内膜生长。米非司酮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降调节作用以及间接抑制子宫内膜芳香化酶活性的作用,干扰了子宫内膜的增殖分化过程,使子宫内膜细胞的增生受到抑制。由表1可知,本研究结果提示,患者治疗后月经量减少,子宫体积缩小,可以认为围绝经期妇女服用米非司酮可提前闭经,从而使这些患者免除子宫切除手术,提高围绝经期生活质量。本64例患者使用米非司酮后均达到了减少月经量,使子宫缩小的效果。目前本组48例围绝经期患者停经5个月后继续闭经,可见米非司酮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有效性至少维持至停药后5个月。

    3.2 功血的饮食调节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时应注意清淡饮食[6];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瓜果、蔬菜;避免暴饮暴食,以免损伤脾胃;忌食辛辣及过于寒凉之品。经前期的保健食品有大米、韭菜、芹菜、橘子等;经后期的保健食品有牛奶、猪胰、胡萝卜、红花等;经前、经后均可食用的食品有海带、干枣、高粱、薏苡仁、羊肉、苹果等[6]。

    3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80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