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0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031370
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分析与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1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391KB,2页)。

     [摘要]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40例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资料回顾,并以调查表的形式完成统计与分析。结果 老年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者占47.50%;并以多部位型的心肌梗塞最常见,占22.50%。结论 加强老年急性心肌梗塞临床特点的研究至关重要。

    [关键词]老年;急性心肌梗塞;分析;探讨

    [中图分类号] R542.2+2[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

    急性心肌梗塞是指冠状动脉由于急剧闭塞引起血流的中断,进而导致心脏缺血部分的肌肉组织发生坏死现象。临床上常表现为胸骨后以及心前区出现压榨性或窒息状的疼痛,并且可以放射到左上臂和左肩背部,同时常伴有心悸、气短、恶心或呕吐等症状[1]。由于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塞常发生在65岁以上、并且老年人又常存在着自身身体条件差以及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临床症状往往不甚典型,给诊断以及治疗带来了不便,所以我们对老年心肌梗塞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对该病进行预防以及早期诊断,达到降低死亡率的目的,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符合中华医学会所制定的急性心肌梗塞诊断标准[1] 的4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即至少具备以下两条标准:①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②心电图的动态演变;③心肌坏死的血清心肌标记物浓度的动态改变。40例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65岁-83岁、平均(72.6±4.2)岁。合并高血压者14例、糖尿病者8例、肺心病者7例、慢性支气管炎者7例、脑血管疾病者4例。并且40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研究设计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塞调查表,调查表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以及体重等)、病史(糖尿病史、高血脂史、高血压史以及心血管病家族史等)、临床症状以及对心肌梗塞部位进行统计。

    2结果

    2.1 老年心肌梗塞患者首发临床症状统计结果见表1所示。

    2.2 老年心肌梗塞患者心肌梗塞部位对比结果见表2所示。

    3讨论

    从本次对老年患者的调查研究发现,老年患者出现典型急性心肌梗塞临床症状不甚十分明显,从表1中可知40例患者中只有21例患者出现了典型的心前区持续性压榨样疼痛(只占到52.50%),而不典型者则占47.50%,并且表现不一,如可以牙痛、呼吸困难、恶心以及呕吐和腹泻等作为急性心肌梗塞的首发症状,所以往往给临床诊断带来了不便、造成误诊,延缓了治疗的黄金时间。另外从表2中也不难发现患者心电图显示也以多部位的梗塞为主(占22.50%),说明老年患者梗塞广泛、病情较重。因此加强对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研究不仅可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还对提高患者以后生活质量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意义。

    出现此次调查结果的原因,我们分析认为首先是老年患者往往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现象,因此常引起老年人痛觉阈值升高,进而也就导致老年人对痛觉的敏感性下降;加上老年患者若出现急性心肌梗塞往往便会引起大脑缺血缺氧,所以患者就会出现反应迟钝,这样就更加降低了老年患者对心前区疼痛敏感性。另外,由于老年人常存在一些合并症(如本次所选择的病例中老年患者就存在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等),所以患者一旦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就会被一些疾病的相关症状所掩盖,因此造成误诊、漏诊的发生。其次研究还表明老年患者往往在没有表现出典型症状之前,就已经发生了心肌的缺血缺氧、甚至坏死。并且老年患者还会随着年龄的增加其症状也越来越不典型[2],那么这样更增加了诊断难度。所以我们认为对于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除了症状外,更要结合心电图和血清酶学的检查(但急性心肌梗塞时患者的心电图表现[3]可能会出现一过性或阶段性正常,此时更要注意对患者的连续观察),这样才能明确诊断,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和宝贵时间。

    总而言之,急性心肌梗塞起病急、病情重,而老年人临床症状又不十分明显,因此极易造成漏诊与误诊等,所以为了提高早期临床诊断率、降低其死亡率,积极研究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塞临床特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9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