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利欣注射液治疗急慢性肝炎59 例临床观察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甘利欣注射液治疗急慢性肝炎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 回顾59 例针对治疗甲肝,乙肝,丙肝,精酒肝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结果 一般轻者一个疗程转氨酶即可降至正常,重者需治疗两个疗程,肝功能大致恢复正常。结论 用甘利欣注射液治疗一组急慢性肝炎病人取得较好疗效。
[关键词]甘利欣; 急慢性肝炎; 临床观察;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7-131-01
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目前有甲、乙、丙、丁、戊型肝炎, 各型病毒肝炎临床表现相似, 以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肝大为主, 部分病例可出现黄疸, 甲型和戊型经粪——口途径传播, 表现为急性肝炎, 乙型、丙型、丁型主要经胃肠道途径传播。大部分患者呈慢性感染, 并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1], 最终导致肝功能损害而产生的全身症状。甘利欣是中药甘草有效成分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能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升高。2008 年2 月‐2009 年12 月我科用甘利欣注射液治疗急慢性肝炎59 例取得较好疗效,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共59 例。其中男性35 例,女性24 例。年龄最大者68 岁,小者16 岁,平均45 岁。急性肝炎24 例,慢性活动性肝炎35 例。其中甲肝11 例,乙肝42 例,丙肝2 例,精酒肝4 例。病程短者1 周,长者26 年。
2 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以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肝脾肿大,有肝掌,巩膜或皮肤不同程度黄染入院。
部分患者有慢性肝炎病史。化验检查胆红素和转氨酶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谷丙转氨酶最高1例达5000 单位以上。B 超检查肝肿大28 例,脾肿大者22 例,均有不同程度肝实质损伤。
3 治疗
除常规卧床休息,注意饮食,用10%葡萄糖250 毫升加甘利欣注射液30 毫升(江苏天晴制药)每日一次静脉滴注,4 周为一疗程。另加综合保肝疗法(维生素C、氯化钾、支链氨基酸等),重症肝炎加肝细胞生长素等支持疗法。一般轻者一个疗程转氨酶即可降至正常,重者需治疗两个疗程,肝功能大致恢复正常。
4 观察内容
4.1 疗效观察
本组病人一个疗程胆红素和转氨酶降至正常者32 例。两个疗程降至正常者25 例,有2例患者大致正常。总有效率100%。
4.2用药后副作用的观察
观察有无纳差、恶心、呕吐、腹胀、皮肤瘙痒、荨麻疹、口干、浮肿、头痛、头晕、血压升高、胸闷、心悸及血压增高等症状。本组患者1 例患者发生面部浮肿,可能是甘利欣的水钠潴留作用所致,给予小剂量利尿剂安体舒通,迅速消失。1 例发生阵发性头痛、头晕,在消除患者心理负担,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
5 护理
5.1 常规护理
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及消毒隔离原则消毒。
5.2 情志护理
保持情绪稳定: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强,常受他人回避,易产生孤寂、恐惧、消极心理;慢性者易反复,思想压力大,顾虑多。护理人员应热情主动与患者交谈,操作时以和蔼态度,关心体贴患者,使患者从精神上得到安慰和鼓舞,增强其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鼓励患者树立乐观情绪,对自己疾病有正确认识,学会自我调养,取得社会和家人的支持,保持心情舒畅;恢复期病人要劳逸结合,情绪平稳,保持平常心,凡事量力而行。护士应将病情逐渐好转的信息及时反馈给患者,并向患者讲解或请有权威医生到床边讲解有关肝炎的保健知识,或请恢复期患者进行现身说法,使患者感到亲切、温暖、放心。
5.3 饮食调护
肝炎的饮食调护的目的是为了减轻肝脏负担, 促使肝脏组织与功能恢复和再生, 减少慢性化的发生。肝炎病人由肝细胞受到损害程度轻重不一, 因而对饮食的要求也不一样。肝炎的饮食原则: 适量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和易消化的食物。多食新鲜蔬菜,食物应多样化且适合口味,以增进食欲,不宜太饱。禁酒及辛辣刺激生冷食物,慎食油腻食品,轻度腹胀患者,可胃部按摩或服健脾消胀的山楂丸,避免食产气多的食物。合理营养的饮食有利病情的稳定, 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有利于增强免疫功能, 提高抵抗力, 有利肝内营养的贮存转运调节作用, 有利于防止营养缺乏症。
甘利欣又名甘草酸二铵, 其有较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作用, 有减轻D‐氨基半乳糖和免疫因子对肝脏形态的慢性损伤, 保护肝细胞溶酶体的稳定性, 抑制磷酶Va2活性,前列腺素E2 的形成, 减轻炎症反应, 从而减轻肝脏病理损伤, 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 对阻断肝炎发生的肝细胞坏死有重大意义。甘利欣注射液是强力宁注射液的第二代产品, 改善了强力宁容易出现反跳现象的不足, 也改善了慢性肝炎在应用强力宁所出现的屡治屡犯的耐药现象[2]。甘利欣在使用过程中无明显的过敏等不良反映, 使用安全, 疗效可靠, 可作为临床治疗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常规药物。
参考文献
[1] 杨绍基.传染病学[M].第1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2.
[2] 吴唯一.强力宁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疗程观察[J].中华传染病杂志,1987,(2):52., http://www.100md.com
[关键词]甘利欣; 急慢性肝炎; 临床观察;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7-131-01
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目前有甲、乙、丙、丁、戊型肝炎, 各型病毒肝炎临床表现相似, 以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肝大为主, 部分病例可出现黄疸, 甲型和戊型经粪——口途径传播, 表现为急性肝炎, 乙型、丙型、丁型主要经胃肠道途径传播。大部分患者呈慢性感染, 并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1], 最终导致肝功能损害而产生的全身症状。甘利欣是中药甘草有效成分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能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升高。2008 年2 月‐2009 年12 月我科用甘利欣注射液治疗急慢性肝炎59 例取得较好疗效,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共59 例。其中男性35 例,女性24 例。年龄最大者68 岁,小者16 岁,平均45 岁。急性肝炎24 例,慢性活动性肝炎35 例。其中甲肝11 例,乙肝42 例,丙肝2 例,精酒肝4 例。病程短者1 周,长者26 年。
2 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以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肝脾肿大,有肝掌,巩膜或皮肤不同程度黄染入院。
部分患者有慢性肝炎病史。化验检查胆红素和转氨酶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谷丙转氨酶最高1例达5000 单位以上。B 超检查肝肿大28 例,脾肿大者22 例,均有不同程度肝实质损伤。
3 治疗
除常规卧床休息,注意饮食,用10%葡萄糖250 毫升加甘利欣注射液30 毫升(江苏天晴制药)每日一次静脉滴注,4 周为一疗程。另加综合保肝疗法(维生素C、氯化钾、支链氨基酸等),重症肝炎加肝细胞生长素等支持疗法。一般轻者一个疗程转氨酶即可降至正常,重者需治疗两个疗程,肝功能大致恢复正常。
4 观察内容
4.1 疗效观察
本组病人一个疗程胆红素和转氨酶降至正常者32 例。两个疗程降至正常者25 例,有2例患者大致正常。总有效率100%。
4.2用药后副作用的观察
观察有无纳差、恶心、呕吐、腹胀、皮肤瘙痒、荨麻疹、口干、浮肿、头痛、头晕、血压升高、胸闷、心悸及血压增高等症状。本组患者1 例患者发生面部浮肿,可能是甘利欣的水钠潴留作用所致,给予小剂量利尿剂安体舒通,迅速消失。1 例发生阵发性头痛、头晕,在消除患者心理负担,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
5 护理
5.1 常规护理
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及消毒隔离原则消毒。
5.2 情志护理
保持情绪稳定: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强,常受他人回避,易产生孤寂、恐惧、消极心理;慢性者易反复,思想压力大,顾虑多。护理人员应热情主动与患者交谈,操作时以和蔼态度,关心体贴患者,使患者从精神上得到安慰和鼓舞,增强其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鼓励患者树立乐观情绪,对自己疾病有正确认识,学会自我调养,取得社会和家人的支持,保持心情舒畅;恢复期病人要劳逸结合,情绪平稳,保持平常心,凡事量力而行。护士应将病情逐渐好转的信息及时反馈给患者,并向患者讲解或请有权威医生到床边讲解有关肝炎的保健知识,或请恢复期患者进行现身说法,使患者感到亲切、温暖、放心。
5.3 饮食调护
肝炎的饮食调护的目的是为了减轻肝脏负担, 促使肝脏组织与功能恢复和再生, 减少慢性化的发生。肝炎病人由肝细胞受到损害程度轻重不一, 因而对饮食的要求也不一样。肝炎的饮食原则: 适量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和易消化的食物。多食新鲜蔬菜,食物应多样化且适合口味,以增进食欲,不宜太饱。禁酒及辛辣刺激生冷食物,慎食油腻食品,轻度腹胀患者,可胃部按摩或服健脾消胀的山楂丸,避免食产气多的食物。合理营养的饮食有利病情的稳定, 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有利于增强免疫功能, 提高抵抗力, 有利肝内营养的贮存转运调节作用, 有利于防止营养缺乏症。
甘利欣又名甘草酸二铵, 其有较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作用, 有减轻D‐氨基半乳糖和免疫因子对肝脏形态的慢性损伤, 保护肝细胞溶酶体的稳定性, 抑制磷酶Va2活性,前列腺素E2 的形成, 减轻炎症反应, 从而减轻肝脏病理损伤, 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 对阻断肝炎发生的肝细胞坏死有重大意义。甘利欣注射液是强力宁注射液的第二代产品, 改善了强力宁容易出现反跳现象的不足, 也改善了慢性肝炎在应用强力宁所出现的屡治屡犯的耐药现象[2]。甘利欣在使用过程中无明显的过敏等不良反映, 使用安全, 疗效可靠, 可作为临床治疗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常规药物。
参考文献
[1] 杨绍基.传染病学[M].第1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2.
[2] 吴唯一.强力宁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疗程观察[J].中华传染病杂志,1987,(2):52.,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