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0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028099
溺水患儿使用2种不同湿化剂吸氧的临床效果比较
http://www.100md.com 2010年7月1日 苏海瑕 赵 婵
第1页

    参见附件(1643KB,2页)。

     [摘要]目的探讨溺水患儿使用2种不同的湿化剂吸氧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6例溺水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20~30%的乙醇为湿化剂吸氧,观察组的湿化剂是20~30%的乙醇和蒸馏水+速尿1支,两者交替使用吸氧,观察两组患儿的SaO2及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能迅速提高患儿SaO2及PaO2,血气分析指标恢复至正常所需的时间少,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溺水患儿使用20~30%的乙醇和蒸馏水+速尿1支为湿化剂交替吸氧,效果好,有利于患儿的康复。

    [关键词]湿化剂;溺水 ; 患儿;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22.13+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7-051-01

    The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ects of two kinds of different wettingagents absorbing oxygen on drowning children

    Su Haixia, Zhao Chan

    ( Lingshan Peoples' Hospital, Guangxi, China 535400)

    [Abstract]ObjectiveTo have a discussion about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wo kinds of different wetting agents.MethodDivide the 46 cases of drowning children into observation groups and comparison groups with 23 cases in each group randomly. The Comparison Group uses 20 ~ 30% of ethanol as wetting agent to absorb oxygen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s 20 ~ 30% ethanol and distilled water + furosemide 1, the two uses interchangeably Q1h to absorb oxygen. Observed the changes of two groups of children in SaO2 and blood gas.ResultThe observation group can rapidly improve SaO2 and PaO2 in children. It takes less time for blood gas analysis indexes to return to normal.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It has a good effect and is good for the children to recover if we use 20 ~ 30% ethanol and distilled water + furosemide 1 to absorb oxygen.

    [Key words]Wetting agents;Drowning;Children patient; Clinical effect.

    溺水是导致我国人群意外伤害致死的第3位死因,是0一14岁年龄组的第1位死因[1],是小儿夏季常见的意外伤害,溺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水被吸入呼吸道,引起呼吸道堵塞,使气体交换发生障碍,导致体内缺氧,而引起窒息[2]。如抢救不及时,患儿因为窒息而死亡。所以一旦发现小儿溺水,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急救处理,确保呼吸道通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设法迅速提高患儿的SaO2及PaO2,促进患儿的康复。我科于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46例溺水的患儿,分别用2种不同的湿化剂吸氧进行了的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科于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46例溺水的患儿,其中男32例(69.57%),女14例(占30.43%),男女之比为2.28:1,年龄1一13岁。46例溺水皆发生在淡水中,患儿在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后,同时进行综合治疗。但在吸氧时分别使用2种不同的湿化剂吸氧进行比较,两组的年龄、性别、吸氧的长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在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后,建立静脉输液通路、进行心电监护和吸氧,但吸氧时对照组采用20~30%的乙醇为湿化剂吸氧半小时后,改为蒸馏水湿化常规吸氧;而观察组先用20~30%的乙醇为湿化剂吸氧半小时,再换蒸馏水+速尿1支为湿化剂吸氧半小时后,然后改蒸馏水湿化常规吸氧,分别观察两组患儿的变化。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SaO2及血气分析的变化,详细记录。

    1.4 评价标准患儿呼吸困难明显改善,肤色,反应好转,患儿及SaO2及血气分析的指标明显改善。

    1.5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0.0软件,对数据行统计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项血气分析指标、SaO2等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和区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a<0.05。

    2 结果

    两组溺水的患儿在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后,建立静脉输液通路进行综合治疗、并进行心电监护和吸氧,但吸氧时两组分别按上述的方法吸氧,通过临床实践证明,观察组患儿呼吸困难的改善,肤色,反应的好转所需的时间少,使用呼吸机的比例少,见表1, SaO2及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善有显著性的差异,见表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4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