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综合性护理方案观察与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9月1日
第1页 |
参见附件(1622KB,2页)。
[关键词]老年人;心肌梗死;综合性;护理方案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9-136-01
急性心肌梗塞[1]多是由于冠状动脉急剧闭塞而导致血流中断,以致心肌细胞因缺血出现急性坏死现象。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表明[2]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老年人本身就存在着诸多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再加上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护理难度较大,因此我们选取3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综合性护理,现总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符合诊断标准[2]的60例患者,同时对因语言障碍和智能障碍而无法交流沟通者予以剔除,并且所有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60例患者中男49例、女11例,年龄65岁-79岁、平均年龄(68.45±3.23)岁,60例老年患者所存在其他疾病分类:高血压28例、2型糖尿病者1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例、慢性支气管炎者36例、脑梗死6例、脑出血病3例、冠心病21例(注:同一患者可以存在一种或多种伴随疾病)。
1.2研究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综合护理组和一般护理组、每组30例;其中综合性护理组男24例、女6例,平均年龄(69.25±3.12)岁,一般护理组男25例、女5例,平均年龄(67.65±3.34)岁,经统计学处理分析后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伴随疾病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另外对两组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观察,并且参考目前临床试验方案设计要求,制作《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综合护理方案观察表》,并由专人对表中内容(如患者姓名、年龄、病程、伴随疾病、护理方案及效果等)进行详细登记、且在治疗结束后对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
1.3综合性护理方法
在对两组患者实施常规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方案的同时,对一般护理组患者进行吸氧护理、体位护理和饮食护理等,而综合性护理组则在上述护理方案基础上加用个性化心理护理、溶栓护理、疼痛护理、肺部护理、皮肤褥疮护理、二便护理等综合性护理方案。
2护理效果评估标准
总体护理效果评估标准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分为四级: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无效,其计算方法按照尼莫地平法计算,即[(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而对于诸如皮肤护理、二便和肺部等护理标准参考《护理学基础》[3]。
3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利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U检验;效果评价则采用秩和检验。
4结果
4.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评估见表1。
5 分析
通过本次对老年人的护理观察与分析后,我们得出以下结论:①综合性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好于一般护理组的疗效;②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对防治诸如老年肺部感染、皮肤感染、尿路感染和排便困难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优势(▲P<0.05)。出现此种观察结果,我们认为与所实施的综合性护理措施存在一定关系,例如⑴个性化的心理护理,老年人常常由于其生理功能的衰退,心理活动必定会发生不同程度变化,再加上疾病和陌生环境的困扰,老年住院患者就极易出现一定的心理障碍[3],比如:焦虑、抑郁和恐惧等,因此我们除了加强疾病宣传与教育、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外,针对不同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如恐惧性心理问题,我们首先树立患者自信心、主动讲解医院、科室情况和疾病治疗与预后等,消除对陌生人员和环境的疑义;另外用明确和肯定的语言与患者多沟通、讲解疾病情况与恐惧心理对治疗的弊端,协助其渡过精神上的难关。⑵呼吸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氧气流量保持在4-5L/min、浓度在25%-29%等,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⑶疼痛的护理,此类患者常存在血压升高、焦躁不安等,所以一旦无禁忌症常给予吗啡等药物止痛,此时护理上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以及减少其恐惧心理。⑷特色护理,①阴寒凝滞型,护理以开阳通痹为法则,如防寒保暖、饮食宜温热食物为主,同时可配合温针灸等。②痰浊内阻型,以通阳豁痰为主,如病室湿度以60%为宜、饮食以少量多餐为好,忌肥甘油腻之品;咳嗽痰多者定时翻身拍背利用痰液排出。③气滞血瘀型,护理以化痰通络为主,如做好心理护理、保持患者心情舒畅,而饮食则宜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忌肥甘厚味和辛辣刺激性食物。④气阴两虚型,则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2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