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0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2021480
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综合性护理疗效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9月1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694KB,2页)。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9-147-01

    缺血性脑中风是指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由各种原因所造成的脑动脉血流量减少或中断,从而造成患者的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以致引起脑部缺血区域相对应的神经细胞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据流行病调查学显示[1]我国现有700万脑卒中患者,其中有450万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劳动力丧失情况。鉴于目前该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仍居高不下,所以我们对此类患者实施了综合性护理措施,以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致残率以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3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标准,并且均为首次发病或过去有脑卒中但未留下神经功能缺损者;同时所有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30例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2-73岁、平均(62.15±7.50)岁,病程为(19.54±5.18)天。

    1.2 综合性护理方法

    在吸氧、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脑血管以及活血化瘀等治疗基础上,除了一般护理外加强心理护理、皮肤护理、二便护理以及根据患者情况辨证施护等。

    1.3 研究方法

    对3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观察,同时参考目前的临床试验方案设计要求,设计《缺血性中风患者综合性护理报告表(Case Report Form)》套表,包括患者姓名、年龄、病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护理方法等,对其各项内容详细记录,并对数据作统计学处理与分析。

    1.4 护理效果评估标准

    护理效果评价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内容分为: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无效。而对于并发症护理,诸如皮肤护理以及二便和坠积性肺炎等护理标准参考《护理学基础》[3]。

    2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利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

    3 结果

    3.1 缺血性中风护理效果评估见表1。

    3.2缺血性中风患者中医症候评分结果见表2。

    表2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P<0.01。

    3.3 缺血性中风患者并发症护理结果见表3。

    表3

    注:缺血性中风患者并发症以便秘情况最为严重,占40.00%。

    4 分析

    通过本次护理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①实施综合性护理后总有效率达到86.67%,②实施护理后患者中医症候的改善情况明显好转(▲P<0.05, ▲▲P<0.01),③综合性护理对预防皮肤感染、排便困难等具有不可估量的临床价值。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与综合性护理密不可分,具体如下:⑴心理护理,由于缺血性中风病情重、致残率高,患者往往对突如其来的情况极易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问题,鉴于此种情况,我们营造出一个舒适、安静的病室环境;另外我们还制定了宣传教育制度、多宣传、多讲解、多与患者沟通,从而建立与患者互信的桥梁,疏导其不良心理问题,鼓励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⑵皮肤护理,缺血性中风致残率较高,常常导致患者出现偏瘫,因此活动量减少、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另外加上本次调查对象多为老年人(此类人群循环较差、抵抗力差),所以就容易出现褥疮,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在护理上对其定期翻身、擦洗皮肤,尤其骨突部位采用50%酒精按摩,同时保证床单干净、干燥与平整。⑶二便护理,适量增加粗纤维食物,同时指导患者练习定时排便等;而对于小便困难者,除了加强心理疏导外,还可配合按摩、热敷等方法促进排尿,必要时导尿。⑷辨证施护,①肝阳暴亢、风火上扰型:病室环境宜安静、避免不良事件的刺激、保持情绪稳定,饮食方面宜清淡甘寒为主等。②风痰瘀血、闭阻脉络型:嘱咐患者卧床休息、活动时防止摔倒,而饮食应清淡、低糖和易消化食物为主等。③阴虚风动型:病室环境宜通风凉爽、避免情志刺激(如惊恐、激怒)、而饮食则以养阴清热为主(如百合莲子苡仁粥),另外可利用五倍子粉水调后外敷神阙或乳头等。④风火上扰清窍型:对于此类患者应给予一定保护措施,如指甲剪短、双手握软物(以免受伤),而对于强痉的肢体来说可给予按摩、保持其功能位置;饮食则以清淡为主,避免生湿助火的食物;若患者出现便秘情况,可给予生大黄粉1-3g口服或鼻饲以通腑泻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9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