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0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017368
96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门诊综合治疗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0月1日
第1页

    参见附件(2194KB,3页)。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①显效:胸闷、气短消失,可胜任日常生活;心动图:S-T段恢复正常,T波低平或直立;②有效:胸闷、心悸消失,生活基本自理,但活动仍受限;心动图:S-T段恢复正常,T波倒置或低平;③无效:仍感胸闷、心悸,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心动图:S-T段无恢复,T波仍倒置或变浅。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

    2组治疗前LVDd、BNP、EF、CO、BNP、6min步行试验距离,相比无显著性,经过3、6个月治疗和康复运动后,康复组 LVDd 、BNP明显低于对照组,而EF、CO、6min步行距离则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2,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而趋以明显;临床疗效:2组在门诊随访至第6个月时,其康复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既往传统治疗慢性性心力衰竭,特别强调卧床休息,严格限制活动,尤其是心功能Ⅲ-Ⅳ,认为减少运动可缓解症状,改善心功能,忽视了康复运动,结果使患者运动耐量下降,各种器官功能明显减退,从而影响了生活质量,增加了住院率。当然卧床安静休息的确在短期内可促进利尿,减轻心力衰竭心肌的做功量,仍是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恶化时的基本治疗原则之一,但为了避免因长期卧床给机体带来的各种弊端,因而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性的康复锻炼,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作用[3]。目前研究认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锻炼可能有以下作用:①可促进冠状动脉的侧枝循环,提高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增加心脏的运动储量;②循序渐进的规律锻炼,可降低交感神经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刺激血管内皮舒张因子,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③可使机体血流加快,减少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性,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减少血栓事件的发生;④可增加肺活量,提高通气/血流比值,改善通气功能,防止肺部感染;⑤可改善胃肠功能,增强食欲,恢复体能,提高抗病能力,有利于临床症状的改善[4]。⑥可提高骨骼肌对运动的适应性及缺氧的耐受力,改善骨骼肌组织学和生物学性状,进而提高骨骼肌的功能和耐受力。

    本研究表明,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切实有效的康复锻炼,是安全、方便、可行的,一般患者均可完成运动方案,康复组患者通过康复锻炼,心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住院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性。总之,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进行适宜的康复锻炼,可改善心功能,预防心力衰竭的加重和复发,有利于发病后的康复,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减少住院率和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中华心血管疾病杂志编委会.慢性收缩型心力衰竭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1).

    [2] 李永生.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康复进展[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3,5(2):75-76.

    [3] Hambrecht R, Hilbrich L, Erbs S, et al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94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