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0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2013013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2月1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148KB,1页)。

     [关键词]依达拉奉; 急性脑出血

    [中图分类号] R9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2-176-01

    脑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急重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由于出血后的病理生理变化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目前还没有新的、明显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于2005-2007就80例脑出血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依达拉奉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80例脑出血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关于脑出血的诊断标准,无脑疝或深度昏迷,且从发病到接受治疗时间均在3 d以内,无严重心、脑、肾并发症及合并严重精神疾病、痴呆或其他脑部器质性病变。将80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34~79岁,平均(63.4±9.5)岁;出血部位在基底节区25例,脑叶10例,脑干3例,小脑2例;出血量10~50 ml,平均(20.5±8.4) m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3.1±8.9),对照组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35~78岁,平均(62.8±9.3)岁;出血部位在基底节区25例,脑叶8例,脑干4例,小脑3例;出血量13~46 ml,平均(20.1±8.6) m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2.7±9.2)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出血部位、出血量和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根据出血量给予不同剂量的脱水药,根据病情使用降血压药和降血糖药,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治疗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20 mg+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14 d为一疗程。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1.3疗效评定标准两组病人均按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4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梗死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1],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d进行评价。基本治愈: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或评分减少或增加在17%以内;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在18%以上及死亡。

    2 结果

    2.1 两组取得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经χ2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第14d神经功能缺损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或p<0.01),但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0.01)。治疗14d后2组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

    治疗前后比较,▲p<0.01,*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

    2.2 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14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5.7%)较对照组(67.6%)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脑出血后的病理生理变化过程复杂多样,研究已证实,脑出血后细胞的损伤与自由基生成有着密切的关系,自由基介导细胞凋亡的过程促进脑水肿的形成[1],造成脑组织的不可逆损害。 氧自由基是生物体内的主要自由基,可与脂质、蛋白质、核酸等发生反应,破坏细胞的化学结构,干扰其正常功能,造成各种损害。有文献报道,超氧自由基在红细胞崩解所释放的铁离子催化下或含氧丰富的脑组织中产生对细胞毒性更强的羟自由基,还可通过脂质过氧化反应造成脑细胞广泛损伤,产生脑水肿,导致脑组织广泛的微血管内皮细胞坏死,引起脑血管通透性增加,进一步加重脑水肿。曾爱源等[2]报道,脑出血急性期患者SOD、GSHPX显著降低,而NO、LPO显著升高,提示脑出血急性期体内抗氧化系统功能低下,氧化反应加剧。因此,脑出血早期使用自由基清除剂,对减轻或防止继发性脑损伤、促进细胞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自由基清除剂,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可以抑制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的过氧化作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48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