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0年第12期
编号:12011597
重症监护室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2月1日 《中国健康月刊·A版》 2010年第12期
     [关键词]心肌梗死;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中图分类号] R5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2-062-01

    急性心肌梗死(AMI,下称心梗)是危重症之一,来势凶猛,合并心力衰竭是其最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预后极差[1]。急性左心衰竭是AMI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多表现为急性肺水肿和心源性休克,而且常合并急性呼吸衰竭,往往加重心肌损害,使病情更加复杂,并严重影响血流动力学,单纯氧疗及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及早给予有效的机械通气治疗至关重要。现将2005年5月~2010年5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6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的病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5年5月~2010年5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的61例,男39例,女22例;年龄43~82岁,平均61.2岁。按泵功能Killip分级:Ⅱ级4例,Ⅲ级33例,Ⅳ级24例。所有病例均并发低氧血症,PaO2<50mmHg,SaO2<85%。梗塞部位:广泛前壁25例,前间壁12例,前间壁合并下梗塞13例,下壁梗塞11例。合并高血压病13例,糖尿病12例,高血脂5例,肺心病6例。
, http://www.100md.com
    1.2 治疗方案所有入院患者均接受硝普钠或硝酸甘油、呋塞米、低分子肝素钙、阿司匹林等治疗。入院2周内做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房室大小。所有患者均采用面罩或经口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采用应用SIMV模式,初设呼吸机参数,选用潮气量为6~8mL/Kg,呼吸频率为15~20次/分,吸∶呼比(I∶E)为1∶1.5,吸氧浓度为40%~60%。

    2 结果本组59例机械通气治疗后呼吸困难、紫绀、大汗淋漓均有所好转,心率、呼吸明显减慢,心悸、胸闷等症状减轻,肺部罗音减少。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3 讨论

    AMI面积较大时(≥25%),由于心肌收缩功能极度减退而致心脏泵血功能急剧下降,而易出现HF,亦称泵衰竭。包括急性左心衰竭和心原性休克,是临床急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急症。AMI易出现呼衰,增加了AMI患者的救治难度和急性期病死率[2]。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端坐呼吸、紫绀、烦躁等,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常起病急、发展迅速,一般经过内科常规治疗部分患者能缓解,但部分患者经过上述治疗,缺氧等症状不改善,病情恶化。如在短期内不纠正患者的缺氧症状,可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乃至心脏停搏。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不但改善气体交换,提高动脉血氧含量及通气量,还可通过升高胸腔内压力,减少静脉回流,降低心室前负荷,改善冠脉循环与心肌缺血,提高心脏做功效率。开始可给予纯氧,机械通气避免了呼吸肌疲劳,从而改善低氧血症,缺氧改善后,心肌收缩力增强,洋地黄、利尿剂及血管活性剂才能充分显效。机械通气通过降低左心室后负荷即左心室跨壁压及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脏前负荷,随着心肌张力下降,使冠脉供血改善,从而直接改善心功能[3]。本组59例在机械通气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血气分析、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抢救成功,顺利撤机,死亡2例,抢救成功率95.1%。机械通气可应用SIMV模式,此模式无人机对抗产生,减少了呼吸功消耗,并能避免气道压忽高忽低对循环的影响。病人通过自主呼吸对PaCO2过高或过低加以调整,减少发生通气不足或过度通气的机会。有利于呼吸肌疲劳的恢复,并保证病人通气量和氧合[4]。本组59例患者采用SIMV模式通气后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明显提高,心率、血压及呼吸频率明显降低,心衰症状明显好转。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赵进,梅克治.11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的诊断和治疗[J].广州医药,2001,32(1):29-30.

    [2] 苏绍萍,王禹,沈洪,等.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1,13:188-189.

    [3] 翁育清,李俊,郭欣然,等.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重度左心衰竭的临床研究[J].实用全科医学,2007,5(7):569-570.

    [4] 王晓麒,曹相原,马少林,等.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J].宁夏医学杂志,2003,25(50):300., http://www.100md.com(梁大胜 杜正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