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1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100619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100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1日 谢祖军
第1页

    参见附件(2600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临床分析。方法 在鼻内镜下应用切割器切除息肉,然后根据鼻窦炎或鼻息肉病变的范围或部位选择不同的术式,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手术总有效率达96%,两种术式的总有效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总体嗅觉水平术后12周检测结果与术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 鼻窦炎; 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65.4+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2-206-01

    慢性鼻窦炎一直是困扰临床的一大难题,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难以痊愈,术后容易复发。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鼻窦炎的一种精细、准确的方法[1]。手术利用内镜良好的照明,对患者鼻腔深部结构也能够做清晰观察,在清除病变的同时还能够尽量保留鼻腔、副筛窦中正常黏膜及结构,能够形成良好的通气及引流,术后能够大大降低鼻息肉复发率[2]。与传统手术相比,有患者痛苦小,手术切除息肉彻底,手术后息肉不易复发等多种优点,是临床耳鼻喉科常用的术式之一[3]。为了探讨鼻内镜手术的临床疗效,我院对收治的1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08年1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其中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在13~70岁,平均(42.8±3.6)岁;病史0.5~30年,平均13.5年。其中Ⅰ型30例、Ⅱ型2期35例、Ⅲ型35例。

    1.2 纳入标准

    临床症状结合常规鼻腔鼻窦确诊的鼻窦炎患者。

    1.3 排除标准

    有颅脑外伤史及颅内肿瘤或颅脑手术史者;内分有泌疾病或先天性无嗅觉者;有神经科疾病(老年性痴呆)、精神病,排除毒物接触史及过敏性嗅觉丧失者。

    1.4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行手术行鼻窦内镜手术。应用局麻90例,全麻10例。在鼻内镜下应用切割器切除息肉,然后根据鼻窦炎或鼻息肉病变的范围或部位选择不同的术式。其中全筛窦开放术56例,全蝶窦开放术44例,按术中环境同时施行上颌窦开放,保留窦腔黏膜及窦口黏膜。术后术腔填塞明胶海绵1~2d后取出,用3%双氧水冲洗,1周内每隔2d在鼻内镜下观察清理术腔,术后1个月每周来院随访1次。

    1.5 疗效评价

    分为治愈、好转、和无效。总有效为治愈和好转例数之和。治愈为手术后内镜下检查见鼻腔黏膜肿胀基本消退,术腔宽敞光滑;患者自觉鼻腔通气良好,头痛、鼻流脓涕等术前症状消失。无鼻腔粘连及其他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好转为以上症状达到一定程度,但没有达到治愈的程度。无效为症状无改变。

    1.6 统计分析

    应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疗效分析,见表1。

    表1患者疗效分析

    2.2 患者的嗅觉检测结果,见表2。

    表2患者的嗅觉检测结果

    *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本研究显示,手术总有效率达到96%,两种术式的总有效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总体嗅觉水平术后12周检测结果与术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鼻窦炎对身体的危害极大。它可引起头疼、头晕脑胀,失眠健忘,心烦意乱,容易发脾气,学生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困倦淡漠,注意力不集中等。它也可成为病灶,影响周围组织发炎,尤其是眼病,如中心性视网膜炎等。尤其慢性鼻窦炎往往困扰患者多年[4]。本研究采用的全筛窦开放术是一种鼻内筛窦切除术[5],主要是针对治疗筛窦黏膜已经产生息肉样变,被息肉组织多替代,有多次息肉切除病史的患者。使用该手术彻底的话能够大大降低鼻息肉复发率,手术使需要充分开放筛房,然后将筛窦内息肉完全摘除。全蝶窦开放术[6]是经鼻腔直接入路,将中鼻甲后端向外骨折,在中隔后端偏外距鼻后孔上缘1~1.5cm,即蝶筛隐窝处用剥离子或吸引器探到蝶窦口,蛇牌咬骨钳开放蝶窦进行手术。危险较全筛窦开放术大,因此建议能使用全筛窦开放术的尽量使用全筛窦开放术。患者手术后要定期复查,开始时可每1~2周一次,并对新生的肉芽和小息肉要及时清除,最好在内镜下操作,若有粘连应予以分离,直到术腔完全愈合。

    鼻窦炎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是各种原因引起的窦口阻塞导致鼻窦内的感染其中鼻息肉是引起鼻窦开口阻塞的重要原因,而鼻窦的炎症刺激反过来又促进鼻息肉的生长。通过鼻窦内镜手术,将鼻息肉去除,并开放鼻窦开口,就能从根本上治疗鼻窦炎,达到根治鼻窦炎的目的。鼻及鼻窦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由于鼻窦解剖的特殊性、隐蔽性,过去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对正常组织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复发率高。鼻镜内窥术可以根据病变的严重程度,达到依靠鼻腔及鼻窦的自身生理功能的恢复来治愈鼻窦炎和鼻息肉的目的,具有创伤小、手术中及手术后痛苦小、手术彻底及术后不易复发等优点,并可以使手术扩大到以前不易到达的区域,是治疗鼻窦炎及鼻息肉的理想方法。鼻窦由狭窄的管腔、空洞和间隙等构成,解剖结构复杂,其“孔小洞深”的特点,加大了鼻科医师处理病变的难度,单纯的肉眼观察,往往不能满足临床检查及手术操作的需要。由于仅凭肉眼观察鼻腔鼻窦视野有限,有时鼻腔鼻窦手术常有“盲人摸象”的感觉。鼻窦内镜可以直观准确的诊治鼻科疾病,对鼻科疾病的诊治具有划时代意义。鼻窦内镜手术设备由硬性鼻窦内镜、强力冷光源、图像存储系统、监视系统、电动切割吸引器等组成。鼻窦内镜是一种能对鼻腔鼻窦进行详细检查的光学设备,有0、30、70°等不同的角度。由于有强力的冷光源照明,在配合电视监视下视野放大作用,直径为几毫米鼻窦内镜可以很方便的通过狭窄的管腔和鼻道内结构,对鼻腔鼻窦细微结构进行详细的观察,为手术提供指导,避免术者术中“盲人摸象”的感觉。电动切割吸引器是一种微创手术器械,将切割病变组织和吸引溶为一体。高速旋转的刀头将病变切割粉碎并吸走,改变了传统手术中“抓”和“撕”的手术方式,更好的保留正常黏膜组织,减少了创伤,减少了器械“进”与“出”的动作。连续吸引装置克服了出血多、术野不清的问题,使鼻腔鼻窦手术达到了损伤小、保功能、痛苦少、疗效高的目的。

    传统的鼻腔鼻窦手术已应用一百多年,其中不乏“根治术”方式,为求貌似“彻底”而不惜牺牲本可保留的鼻甲组织及鼻腔鼻窦黏膜功能等功能性结构,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而疗效却不能令人满意,颇为得不偿失。现代的鼻窦内镜外科技术专家认为慢性鼻窦炎的发生与鼻腔窦口鼻道复合体的病变所导致的鼻窦引流口阻塞有关。在鼻窦内镜直视下清除病灶,消除该区域病变影响,开发被阻塞的窦口改善和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引流功能。经上述处理后,鼻窦内病变的黏膜可以发生良性逆转而逐渐恢复正常,达到微创治愈慢性鼻窦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黄文银,梁军,赵祯.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120例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9,20(1):52-53.

    [2] 徐文庆.160例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鼻内窥镜手术治疗体会[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0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