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舒坦治疗重症新生儿肺炎65例
第1页 |
参见附件(2538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沐舒坦治疗重症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3月,我院将130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在相同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沐舒坦,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总有效率75.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重症新生儿肺炎早期使用沫舒坦能明显改善肺通气及氧合,具有方便安全、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价格便宜的优点,可避免气管插管、减少机械通气率。是重症新生儿肺炎治疗的有效措施,值得推广。
[关键词] 新生儿肺炎; 沐舒坦
[中图分类号] R27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3-222-01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也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除抗感染治疗原发病外,改善通气及氧合,促进支气管和肺内分泌物的排出亦有积极意义。为探讨沐舒坦治疗重症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2008年3月~2010年3月,我院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沐舒坦治疗重症肺炎患儿6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30例,均符合新生儿肺炎诊断标准[1]。其中男73例,女57例,平均日龄5.8d,均有咳嗽,气喘或气促,双肺可闻及痰鸣音或湿罗音,胸正位片均表现为点片状阴影或肺气肿。其中吸入性肺炎52例,感染性肺炎78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性别、胎龄、体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治疗方法:两组入院后均吸氧、青霉素或头孢三嗪抗感染,补液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静脉输注沐舒坦30mg/(kg?d),分4次,输液泵输入,至少5min/次。所有患者采用心电监护仪监测血氧饱和度。
1.3 观察指标:每天记录各组的咳嗽程度,呼吸情况,肺部罗音等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24h内呼吸困难(呼吸频率>60次/min,有三凹征)、发绀完全消失;有效:治疗24h内呼吸困难、发绀减轻;无效:治疗24h后症状无改善或继续加重。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数据用x±s表示,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x2检验和方差分析。
2 结果
治疗组共有10例出现呕吐胆汁样胃内容物,其中6例经上消化道碘油造影确诊为胃食管反流,并发颅内出血者3例,缺氧缺血性脑病2例,败血症3例,无死亡病例,总有效率92.3%;对照组16例出现呕吐胆汁样胃内容物,其中9例经上消化道碘油造影确诊为胃食管反流,并发颅内出血者4例,缺氧缺血性脑病5例,败血症5例,死亡3例。对照组总有效率75.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治疗组发绀持续时间、呼吸困难持续时间、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时间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常见病,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全世界每年约有200万新生儿死于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肺炎分为吸入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感染性肺炎可以发生在宫内、分娩过程中或出生后,可由细菌、病毒或原虫感染引起[2]。由于新生儿肺泡发育尚未成熟,气管和支气管相对狭窄,产生的气道阻力较大,软骨柔软,弹力纤维及肌肉发育不完善,管壁易变异,黏膜柔嫩纤细,血管丰富,纤毛运动差,不仅易受感染,且可致阻塞而出现呼吸困难[3],新生儿肺炎将导致气道内分泌物增多,且粘稠不易排出体外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保证呼吸道通畅是治疗新生儿肺炎的关键。
沐舒坦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氨溴索[4],为呼吸道润滑性祛痰药,具有促进呼吸道内黏稠分泌物的排除及溶解分泌物的特性,并有稀释痰液,使气管分泌物易被纤毛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刺激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成和分泌,防止肺泡萎缩,促使肺成熟,并能提高抗生素的疗效及延长药物作用时间[5]。氨溴索能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控制组胺、白三烯等炎性因子的释放及各种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防治肺损伤[6]。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沫舒坦的确能降低肺炎患儿痰液稀释度,使其自主咳嗽排痰容易,大大减少了人工负压吸痰次数,避免了因多次人工负压吸痰而造成的呼吸道黏膜损伤。由于患儿的气道内不断产生的大量粘稠痰液能得到迅速清除,及时地保持了气道通畅,这对减轻气道堵塞起到了积极作用,临床症状亦迅速缓解。从而避免了呼吸衰竭的发生,降低了病死率。
综上所述,重症新生儿肺炎早期使用沫舒坦能明显改善肺通气及氧合,具有方便安全、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价格便宜的优点,可避免气管插管、减少机械通气率。是重症新生儿肺炎治疗的有效措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毅,儿科疾病诊断标准[M].第一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1-12.
[2] 湛月娥,马恒颢.新生儿重症肺炎的监护[J],新医学,2006,37(1):60.
[3] 金汉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3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