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1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099426
降纤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164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1日 胡传贵 韩立波
第1页

    参见附件(2635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降纤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4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降纤酶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4%,对照组总有效率70.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降纤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降纤酶

    [中图分类号] R74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3-039-01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当今病死率和致残率甚高的常见病和多发病。2007年1月~2010年12月,我们采用降纤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64例,男117例,女47例;年龄36~82岁,平均62岁。其中暂短性脑缺血发作5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2例,脑血栓形成14例,脑梗死72例,所有病例均符合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并经头部CT和MRI证实。合并高血压128例,糖尿病36例,既往有缺血性中风史21例,均于起病10日内进行治疗。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及病程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别,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低分者右旋糖酐500ml+维脑路通0.4g,5%葡萄糖250ml+胞二磷胆碱0.5g静脉滴注,1次/d,共14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降纤酶10u加入5%葡萄糖液200ml中,1次/d静脉滴注,10d~14d。所有病例均同时加强护理,持续心电监护,控制血压,治疗脑水肿,防止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进行适当的支持治疗。

    1.3 疗效评价:采用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进行评定。基本治愈:功能缺损评分降低90%~100%,病残程度0级;显效:功能缺损评分降低46%~90%,病残程度1~3级;好转: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45%,无效: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少于18%或反而增多。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PEMS 3.1统计软件,百分率的比较采用精确概率法和卡方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治愈19例(23.2%),显效33例(40.2%),好转23例(28.0%),无效7例(8.6%),总有效率91.4%,对照组治愈7例(8.5%),显效25例(30.5%),好转26例(31.7%),无效24例(29.2%),总有效率70.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局部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脑血流不足以维持脑功能和脑细胞存活而最终发生脑梗死。其损伤机制多为神经元代谢需求和局部血液循环所提供的氧及其他营养物质之间的突然供不应求,机体产生一系列内源性损伤物质,比如内皮素、乳酸等,加重神经元坏死。治疗的关键是解除血管闭塞,恢复血供,抑制缺血性连锁反应,减少缺血性病变的范围。其系统治疗上主要是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改善血流动力学、处理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细胞代谢及神经介质代谢、防止并发症等。

    降纤酶由毒蛇中分离、精制而成,含蛇毒类凝血酶。与蝮蛇抗栓酶相比,降纤酶不含出血毒素及神经毒素,避免了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其药理作用包括:(1)可以增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活性,促进纤维蛋白溶酶的生成;(2)减少X2-纤维蛋白溶酶的抑制因子;(3)降低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质的抑制因子的活性;(4)促使组织纤维蛋白的溶酶原活化质由内皮细胞释放。上述作用激活了纤维蛋白酶原转化为纤维蛋白溶酶,达到溶解血栓的作用,但对患者的止血、凝血功能无不良影响[2]。可用于各种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溶栓适应证包括溶栓时间窗内的各种急性缺血性卒中,年龄≥18岁者都可行溶栓治疗。治疗过程中应每15min评估一次,随后6h内每30min一次。24h后每4h一次。如CT检查发现有出血、48h内接受过肝素治疗、血小板计数<100X109/L、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禁止溶栓治疗[3]。

    此外,心脑血管病变常常合并有其它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病变的常见病因。用运动负荷试验方法发现,20%~60%患者发生脑卒中之前可能就已发生了冠状动脉硬化及心肌供血不足[4]。糖尿病患者在血管改变方面不仅具有与高血压等疾病相似的大、中、小动脉粥样硬化,而且有微血管基膜增厚的改变,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失调。糖尿病红细胞聚集性增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严重影响了微循环功能,易形成脑梗死[5]。因此,在溶栓抗凝的同时,积极防治高血压病、高脂血病、糖尿病等,是降低脑梗死及腔梗风险的重要措施。

    总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应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治愈率,而降纤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3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