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250例骨科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第1页 |
参见附件(4264KB,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250患者实行有针对性的分期健康教育。结果 患者未发生特异性感染及各种并发症,骨折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结论 通过健康教育在骨科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有效解决骨科护理中遇见的问题。
[关键词] 健康教育;骨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5-184-01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健康教育在护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医院所收治的骨科患者来说,骨科患者发病急造成的心理准备及相关知识的严重缺乏,骨科患者还具有年龄跨度大,病程长且自理困难的特点[1]。为了更好的研究健康教育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对250例患者进行护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0年3月至12月在我科收治的25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男189例,女61例,年龄16~67岁,平均年龄为34.6岁。跟骨骨折15例,胫腓骨骨折44例,股骨干骨折3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1例,胸腰椎骨折25例,尺桡骨骨折41例,肱骨骨折35例,锁骨骨折34例;将2009年3月至11月收治的2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59例,女91例,年龄16~69岁,平均年龄为33.8岁。胫腓骨骨折43例,股骨干骨折4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5例,胸腰椎骨折25例,尺桡骨骨折42例,肱骨骨折35例,锁骨骨折35例。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向患者做常规入院宣传,做好疾病相关知识宣传,进行环境、个人卫生、术前术后配合等常规性宣传。
1.2.2 实验组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做好入院初期、术前、术后、饮食、功能锻炼、出院指导6个方面的教育。
1.3 健康教育措施
1.3.1 入院初期教育 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主动热情地向其介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病房的一般环境、入院须知、个人卫生常识、合理应用膳食的方法、探视陪护制度及各种检查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通过入院教育,使患者及家属尽快熟悉医院的环境,适应医院生活,以最佳状态接受治疗。
1.3.2 术前指导 护士必须从患者的角度认真负责的为患者服务,给予骨科患者关心、爱护和体贴。通过自己关于骨科病区和患者病情的讲解来消除因为疾病而患者所带来的焦虑和恐惧。护士在该阶段要对患者进行与骨折疾病知识和自我护理方法的普及。护士对骨折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方式,可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对于骨科的急诊患者,骨科护士应尽力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抢救并同时做好患者的术前的准备工作。对由于意外伤害需要进行安慰与照顾的患者,护士应帮助患者,保持稳定的心理情绪,从而让患者在良好的心态下能够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从而实现较理想的康复目的。
1.3.3 术后教育 术后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去枕平卧及进食水的时间、目的,术后自行排尿的方法或排尿障碍的处理,有效排痰法,皮肤自护法。术后应进无糖、高热量、高蛋自饮食,以减少腹胀,增加营养。根据病情的需要保持体位,如抬高患肢、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等。对石膏、夹板、支架外固定,骨折内固定,行各种牵引术的患者讲明目的及注意事项,观察患肢末梢的颜色、温度、肿胀情况,保持有效的固定或牵引,并向患者示范如何实施。指导患者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方法并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如肌肉的等长舒缩、股四头肌的运动及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的锻炼等,促进患者康复。
1.3.4 饮食教育 按骨折不同的阶段分期进行饮食健康教育:①早期(术后2周内)。在保证正常饮食的前提下,适当选用药膳汤,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原则。忌食辛辣刺激和温热燥烈食物,如辣椒、羊肉、狗肉、牛肉等。②中期(术后3~6周)。以和营生新、接骨续筋为原则。要补充足量的钙和蛋白质,宜进食富含营养成分的食物,如;牛奶、豆类和豆制品、鱼类、排骨、蛋、牛肉、鸡肉等。可适当食用骨头汤。③晚期(术后6周以后)。宜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为原则。食疗药材可辨证选用平补类的淮山、扁豆、党参、大枣、莲子、苕实等;温补类如北芪、杜仲、龙眼肉、当归等。受伤后咖啡、浓茶、烈酒、烟等皆应禁忌,过食生冷或梅子、白醋等食品亦不适宜。
1.3.5 功能锻炼教育 按骨折不同的阶段分期进行功能锻炼健康教育:①骨折早期(术后2周内)。此期患肢肿胀疼痛,骨折端不稳定,容易再移位。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患肢肌肉舒缩运动。物过敏试验、抽血检查血型交叉等的必要性。术上肢:整复固定后,鼓励患者作握拳、手指屈伸活动,腕关节作轻度背伸掌屈动作。下肢:整复固定后,鼓励患者作脚趾自主活动,踝关节背伸和跖屈,股四头肌舒缩活动,髌骨按摩每日3~4次。牵引患者,可酌情嘱其手拉吊环,作抬臀动作。②骨折中期(术后3~6周),骨痂已逐步形成并成熟,局部肿胀消退,疼痛减轻,骨折端已较稳定,骨痂开始生长。此期锻炼的形式除继续增强患肢肌肉舒缩活动外,逐步恢复骨折部上、下关节的活动,并逐渐由被动活动转为主动活动。上肢:鼓励患者握紧拳头,作自主性关节屈伸活动,可由一个关节开始,继而几个关节协同锻炼。并可放下悬吊带,自主抬举上臂。下肢:鼓励患者练习患肢足部轻度蹬床及直腿抬举动作。牵引患者,可练习双手拉吊环,健肢蹬床等活动。小夹板外固定的患者,可鼓励并协助患者扶双拐下床,作患肢逐步负重锻炼。③骨折后期(术后6周以后),骨折临近愈合后,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活动和负重锻炼,使关节迅速恢复正常活动的范围和肢体正常力量。此期上肢可鼓励做力所能及的轻微工作,使关节得到全面的锻炼。下肢扶双拐者,应逐步改成单拐,继而弃拐行走,并逐步增加摆腿动作,蹲下起立及旋转摇膝动作。
1.3.6 出院教育 根据病情指导患者自我护理,预防感染方法,拔除内固定物或拆除外固定物的时间、方法以及来院复查时间,功能锻炼的目的、步骤、方法,饮食护理,用药指导等。
1.4 统计学处理 把所得数据输入SPSS11.0统计包软件,用秩和检验(Mann-WhitneyTest)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病人在掌握知识上的差别。
2 结果 通过两组病人效果对比观察,经统计学检验,实验组患者对入院初期、术前、术后、饮食、功能锻炼、出院教育等知识的掌握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组病人在掌握宣教知识上的比较
3 讨论
3.1 骨科病人的特点 骨科病人大多由意外事故急诊入院,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及相关的疾病知识,而且病人年龄跨度大,多需卧床休息或有自理能力下降,住院期间需协助其生活护理及培养自理能力,加上骨科的病种多,手术方案不一,特别是近年来新技术、新器械的应用层出不穷。因此针对这些特点,我们采取了多种方法相结合,从病人入院至出院实施全程的健康教育,增加了疗效提高了病人的自我保健能力及康复锻炼技巧[1]。
3.2 临床应用与发展 健康教育需要护士掌握丰富的医学知识,具备一定的教育方法、技巧和高尚的护理道德。新的护理模式要求护士能将自己丰富的医学知识和健康信息以患者最喜欢的方式传播出去,从而改变患者以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264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