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肝96例临床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2778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将9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护肝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罗格列酮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58.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甘油三酯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罗格列酮可有效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脂肪性肝病的程度,改善肝功能和降低TG、TC血清水平,且无不良反应。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罗格列酮; 胰岛素抵抗
[中图分类号] R57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236-01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一类肝组织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相类似,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据报道,其发病率为10%-24%,肥胖者可高达57%-74%[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NAFLD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现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采用罗格列酮治疗NAFLD患者48例,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96例,其中男65例,女31例,年龄34-75岁,平均48岁;病程2-17 年,平均7年。所有患者均符合2006年2月修订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2],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实验室检查排除:(1)大量饮酒史,每周乙醇摄入量≥40g;(2)病毒性肝炎;(3)明显糖尿病(空腹血糖≥7.0mmol/L和(或)口服75g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11.1mmol/L);(4)严重肥胖(体重指数(BMI)≥35kg/m2);(5)严重高脂血症(总胆固醇≥6.84mmol/L或甘油三酯≥4.54mmol/L);(6)先天性代谢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和化学品中毒以及全胃肠外营养等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肝功能、血脂等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饮食控制和适当锻炼,观察组予马来酸罗格列酮(文迪雅)4mg,每日1次;对照组予护肝片4片,3次/日,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断标准[3] 显效:症状、体征消失,肝功能及血脂恢复正常,B超提示脂肪肝声像图消失;有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肝功能及血脂较治疗前下降大于或等于5O%,肝脏B超基本恢复正常;无效:各项指标未达到有效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使用SPSS12.0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显效23例,有效1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58.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甘油三酯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变化情况比较(x±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NAFID是指无过量饮洒史患者出现与酒精性脂肪肝相似的病理学表现,包括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根据其病理特征可分为单纯脂肪肝、脂肪性肝炎(NASH)、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3个阶段。NAFID的发病机制复杂,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线粒体毒性,肠道菌群紊乱以及多种免疫机制都参与了NALFD的发生[4]。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胰岛素抵抗在NAFLD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5]。“二次打击假说”认为,胰岛素抵抗可使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性减低,外周脂肪动员增加,血液游离脂肪酸增多,肝脏游离脂肪酸氧化或利用减少,TG增多,导致肝细胞脂肪沉积,发生脂肪变性,即首次打击;脂肪变性的肝细胞活力下降,为脂质过氧化提供反应基质,活性氧增加导致脂质过氧化损伤及其相关事件,即为二次打击,最终将导致肝细胞发生炎症反应、坏死甚至纤维化[6]。
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SG)属于噻唑烷二酮类口服降糖药,主要通过结合和活化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起作用。罗格列酮可促进脂肪和其它细胞的分化,增强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IR),属于胰岛素增敏药。罗格列酮可有效改善NAFLD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并减轻肝脏的脂肪变性。其机制可能在于:①促进脂肪肝细胞向成熟脂肪细胞分化,扩大脂肪储存空间,使脂肪分布从肝脏内的内脏型向皮下型转化,加速腹内脂肪细胞凋亡[7];②与PPAR-γ位点结合后使之激活,可促进白色脂肪细胞分化,增加小脂肪细胞的数量,促进葡萄糖摄取,提高靶组织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外周胰岛素抵抗;③可能通过促进脂肪重新分布,缓解胰岛素抵抗,延缓和逆转肝纤维化[8]。
本研究显示:罗格列酮可有效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脂肪性肝病的程度,改善肝功能和降低TG、TC血清水平,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敏,李运红,杨建,等.超声诊断脂肪肝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4,17(12):42,143.
[2] 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分会脂肪肝和酒精肝学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7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