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1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162710
周口市2004-2010年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1日 申运动 陈杰生 何颖清 赵亚丽 张小川
第1页

    参见附件(4165KB,3页)。

     周口市乙脑传播媒介主要是淡色库蚊,中华按蚊较少,白蚊伊蚊、三带喙库蚊很难见到,人房蚊密度和畜房蚊密度详见表5、表6。根据个案调查288例病例中全为在家居住,家庭防蚊设施健全的有23例(有纱窗和蚊帐),49例家庭单独使用纱窗、蚊帐或晚上使用蚊香,216例没有防蚊措施。

    表5 2004-2009年住房蚊密度监测统计表

    表6 2004-2009年牲畜房蚊密度监测统计表

    3 讨论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是由携带乙脑病毒的蚊子叮咬人类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性疾病,临床以高热、惊厥、昏迷、抽搐为主要表扬,严重者可致死亡,部分病例可留有后遗症,三带喙库蚊、致倦库蚊(淡色库蚊)是主要传播媒介和储存宿主,周口市致倦库蚊在传播中起主要作用,家猪是乙脑病毒扩散宿主。

    我国在1957年1966年和1977年先后发生三次乙脑爆发流行,发病率达20/10万以上,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乙脑疫苗的接种,发病率有了大幅度的下降,并长期维持在相对较低水平。但每年发病率仍在1万例左右,而且局部地区时有暴发流行,周口市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有乙脑病例报告,以后发病率不断上升,到70年代达到高峰,80年代以后,周口市对7岁以下儿童实行了儿童计划免疫保偿制,市县乡财政各拿出一定经费,儿童家庭拿出一定经费,纳入保偿范围的疫苗,儿童若发病可获得一定经济赔偿,乙脑病毒灭活疫苗开始大量应用,发病率有了大幅度的下降,90年代后期儿童计划免疫保偿制度虽被取消,但随着宣传深入,经济条件好转,群众卫生意识提高,周口市乙脑疫苗用量没有下降,乙脑发病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全市年报告发病数在50例左右,且有死亡病例。

    周口市地处平原地带,气温相对平稳,降雨量也相对平稳,三带喙库蚊、淡色库蚊蚊密度一直较低、自然带毒率较低、近年乙脑疫苗普种,人群中乙脑抗体阳性率较高。

    周口市乙脑发病主要分布在农村,占93.4%,与以下因素有关:(1)周口市是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70%以上。(2)农村坑塘水体较多,植被较多,宜于蚊虫繁殖,蚊虫密度高。(3)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环境卫生条件差,卫生意识差,农民防蚊设施差或没有防蚊设施。(4)周口市生猪饲养量大,2009年生猪出栏达538.77万头,农民至今有在家散养生猪的习惯,以上因素给蚊虫滋生繁殖和乙脑传播造成有利条件。

    周口市乙脑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7-9月,这与地理环境、气温、降雨、蚊虫密度、人群暴露因素等有关,周口地处平原,境内有大小河流15条,年降雨量625.8-969.3毫米,7-9月降雨量占全年40%以上,7-9月温度最高,最高达39度,这给蚊虫滋生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时人们户外活动增多,农村儿童还有白天晚上都赤裸上身的习惯,被蚊虫叮咬机会增多,造成乙脑传播机会增大,发病率上升。

    4 2011-2013年预测结果 乙脑的流行是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我市主要因素有气温、湿度、降雨量、蚊虫密度、自然带毒率、家猪数量、健康人群乙脑抗体水平、儿童乙脑疫苗接种率、群众健康知识、防蚊措施等。

    分析2004-2010年乙脑疫情的三间分布和发病率、流行因素、流行特征、控制措施、流行周期等情况,2011-2013年在没有大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环境条件,蚊虫密度不会有大的改变,家猪数量相对恒定,结合乙脑病原学特点、传播方式、全市乙脑疫苗用量、人群乙脑抗体水平、预防控制措施的制定和落实程度,综合预测周口市乙脑疫情:乙脑作为一种古老的疾病仍将处于低发状态,发病率应在1/10万以下,特别在大力推广乙脑疫苗、查漏补种乙脑疫苗的情况下,较往年应有所降低,并且呈高度散发,发病人群以10岁以下农村儿童为主,发病季节集中在7、8、9三个月。

    5 预防控制建议

    5.1 各级政府应切实履行公共卫生职能 进一步完善传染病防控救治体系,安排必要经费,保障防治工作需要,特别是乙脑疫苗预防接种经费;督导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同配合,形成防治合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环境卫生的整治力度,灭蚊、灭蝇,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群防、群治,防止疫情聚集性暴发和区域性蔓延。

    5.2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加大传染病防控 加大人力、财力投入,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蚊虫密度监测、自然带毒率监测、人群抗体水平监测。加强健康教育和业务培训,加强疫情报告和疫区的处理,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5.3 健康教育 将预防乙脑的知识教给群众,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特别是提高群众对疫苗接种、防蚊灭蚊对预防乙脑重要性的认识。

    5.4 免疫接种 预防接种乙脑疫苗,保护易感人群,提高易感人群免疫力是降低乙脑发病率最经济、最有效的干预措施。随着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的实施,乙脑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管理,周口市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每年乙脑疫苗接种量平均达18万以上,可覆盖所有应接种儿童,但是存在一人多次接种和到15岁没有接种过一次的现象,没有接种过疫苗的儿童多为家庭经济条件差、文化水平低,卫生意识差或跟随爷爷奶奶的留守儿童。造成漏种乙脑疫苗也与我们疾控工作人员特别是乡村医生宣传不到位有关,因此在我们以后乙脑疫苗接种工作中除对适龄儿童接种外,今后工作重点应是查漏补种。

    5.5 防蚊灭蚊 提高防蚊灭蚊意识,灭蚊强调一个早字,最好在人间乙脑流行前的1-2个月开展一次群众性的灭蚊活动,在夏季蚊虫密度高峰时期喷洒杀虫剂灭蚊,重点处理地下室、楼梯背面、盥洗室和厕所等阴暗潮湿的场所。在农村重点是消灭牲畜棚(特别是猪圈)的蚊虫。

    5.6 加强个人防护 室内使用纱门、纱窗、蚊帐、蚊香进行防蚊。野外工作和户外活动人员可在身体暴露部分涂抹驱蚊剂防止蚊虫叮咬染病,提倡不露宿。黄昏户外活动应避免蚊虫叮咬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165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