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摘要] 预防接种是疾病预防控制的前沿,预防接种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疾病预防控制的形象。本文结合实际,分析了预防接种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预防接种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8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348-01
预防接种是传染病综合性预防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联系千家万户的纽带。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健康的追求越来越高,“无病早防、有病早治、防止伤残”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随着预防接种的普及,预防接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改进对策并加以实施。
1 预防接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疫苗管理不到位 疫苗的运输保存不符合其对温度的要求,如疫苗冷冻冷藏不分,反复冻化,不仅降低了疫苗的免疫原性,也增加了反应性[1]。
1.2 接诊工作不到位 接诊医生不认真询问和了解接种对象的健康状况、疾病史和接种史,导致多接种、漏接种现象,影响免疫效果。
1.3 接种工作不到位 预防接种人群大部分是婴幼儿和儿童,他们由于心理恐惧导致哭闹、烦躁不安、不配合,使接种者受到长时间噪音的刺激,引起思想紧张、情绪不稳,易造成接种对象错误、接种部位出现偏差等现象[2]。
1.4 健康教育不到位 由于健康教育干预工作的不到位,接种对象或接种对象的监护人不了解接种知识,对接种工作不支持,接种后易出现焦虑、紧张不安等现象,也容易导致不必要的纠纷。
1.5 接种环境不适宜 接种门诊(点)环境非常吵闹,而且掺杂婴儿的奶水味、尿味等,接种人员若长期在这种环境中工作,服务态度很难始终保持最佳状态。
1.6 接种人员缺乏素养 接种人员服务态度差、语言生硬、不进行必要的卫生宣传或解释工作、与儿童监护人吵架。儿童监护人免疫知识不足又不听工作人员解说,个人修养差、儿童监护人找岔索偿等。
2 对策探讨
2.1 严格疫苗管理 严格按照疫苗程序进行定购、运输和储存。在储藏、运输和周转使用过程中,必须按照不同制品要求存放于相应的冷链设备中。使用时一定要认真核对有效期,并尽量减少冰箱开启的次数,确保疫苗温度及效价。
2.2 做好接诊登记工作 接种门诊(点)每天要接诊上百乃至数百位接种对象,其中包括婴幼儿、儿童、成人等,接诊医生每次接种疫苗前都应做好疫苗种类、接种对象及注意事项的通知工作,并在每次接种后,认真交代家长下次何时来进行何种疫苗的接种,必要时打电话提醒家长,并设立咨询电话耐心解答家长的问题。针对不同年龄的接种对象开具不同的免疫接种处方,仔细询问婴幼儿近期的身体状况。对患有心、肝、肾疾病、活动性结核、中枢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者不能注射,并给家长详细介绍原因。免疫缺陷或正在使用免疫制剂的不能接种,用了免疫球蛋白者应按规定的间隔时间接种。让家长了解疫苗的物理学特性、适应证、禁忌证以及注意事项,提高家长对疫苗的认识,取得家长配合,特别是婴幼儿及儿童应严格按照免疫规划程序进行接种,增加免疫效果。在接种一类疫苗时,还必须采取《家长告知书》等书面告知方式,并要求家长签名,使家长正确了解预防接种知识,密切观察孩子接种后的反应,一旦有不良反应或严重反应、异常反应时能及时就诊,并能在下次接种时主动告知医生,减少纠纷发生。
2.3 掌握接种技巧 接种工作往往是一个人单独操作,接种前发现处方有误应及时反馈医生,一定要把好用药最后一关。疫苗使用前,还应充分摇匀,对于药物剂量一定要注意精确, 注射前仔细做好“三查七对”, 不能图省事、怕麻烦、急于完成任务、置接种对象的痛苦于不顾,要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3]。
接种前,接种人员应微笑面对儿童,并亲切地与儿童交流并引导、鼓励、安慰稍大一些的儿童;对于月龄小的儿童,应用手亲自抚摸儿童,清除其陌生感及恐惧心理,主动愉快地接受免疫接种。确定接种部位时要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用无菌棉签蘸75%乙醇,由内向外螺旋式对接种部位皮肤进行消毒,涂擦直径≥5cm,待晾干后立即接种。禁用2%碘酊进行皮肤消毒。接种疫苗后针头拔出时应马上用无菌棉签在皮肤上稍压一下,防止疫苗流出来或出血。不要反复按摩注射部位,促使局部皮下毛细血管出血,引起感染性炎症。在预防接种实施中,始终要注意副反应的发生,接种现场配备充足的应急药物和器械,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健康及免疫规划的影响。接种完毕工作人员要解释和交代接种后的正常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嘱咐接种对象需在现场观察30分种,若无不良反应方可离开,回去后要注意休息,多喝水,避免大量活动引起出汗刺激局部皮肤,若出现发热等现象,应及时咨询医生妥善处理,并按程序报告。
2.4 营造温馨环境 接种门诊大厅应该宽敞明亮、温馨舒适、空气清新,实行接诊区、接种区、宣教留观区、办公区隔开。宣教留观区墙壁四周应涂成粉红色或天蓝色,张贴儿童喜爱的卡通画报,挂上色彩鲜艳的气球,并备有儿童喜欢的玩具及图书等,使儿童候诊或休息时有在家的感觉,减轻孩子、家长的心理压力。并配备电视机等宣教设备,可播放一些儿童喜欢的歌曲等,营造出家庭化服务的氛围,减少宝宝的吵闹。
2.5 做好宣传工作 积极开展经常性和“4.25”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活动,广泛普及预防接种知识,提高全社会参与实施儿童免疫规划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全社会实施免疫规划的良好氛围。在接诊门诊(点)开辟健康教育宣传栏,播放免疫接种宣传片,利用广播、电视、宣传单等大众传播媒介进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干预活动,深入宣传国家免疫规划政策, 以及实施免疫规划保护公众健康的重要意义和取得的成就,使广大家长主动参与免疫规划, 保护儿童健康。
2.6 提高接种人员素质 接种工作人员除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还要结合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建立完善的专业知识定期轮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接种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适应疫苗种类不断增加的儿童免疫工作;训练接种工作人员纯熟处理复杂的免疫问题技巧,减少因接种人员缺乏责任、服务态度差等造成或加剧的纠纷。同时,接种人员在工作中要仪表端庄,穿着整齐,对来注射的每一位儿童多鼓励、微笑服务,热心接待每一位儿童及其家长,把每一位儿童都当成自己的朋友、亲人;要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点,应用不同心理护理,在长期的工作中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改进工作方法,做到人性化、亲情化服务;应熟练掌握正确的注射技术,改进注射措施,接种动作稳、快、准、接种的准备时间不要太长,做到安全注射,尽量减轻和消除注射时的疼痛刺激,努力让儿童及家长积极配合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参考文献
[1] 蔡玮,田雪琴.不安全注射在免疫接种中的危害与对策[J].中国健康教育,2005,21(6):461.
[2] 杨静,邵兴兰.安全接种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J].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1):2179.
[3] 胡新玲.如何做好预防接种门诊中的护理工作[J].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1)B版:1034., http://www.100md.com(严玉善 叶凤)
[关键词] 预防接种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8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348-01
预防接种是传染病综合性预防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联系千家万户的纽带。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健康的追求越来越高,“无病早防、有病早治、防止伤残”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随着预防接种的普及,预防接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改进对策并加以实施。
1 预防接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疫苗管理不到位 疫苗的运输保存不符合其对温度的要求,如疫苗冷冻冷藏不分,反复冻化,不仅降低了疫苗的免疫原性,也增加了反应性[1]。
1.2 接诊工作不到位 接诊医生不认真询问和了解接种对象的健康状况、疾病史和接种史,导致多接种、漏接种现象,影响免疫效果。
1.3 接种工作不到位 预防接种人群大部分是婴幼儿和儿童,他们由于心理恐惧导致哭闹、烦躁不安、不配合,使接种者受到长时间噪音的刺激,引起思想紧张、情绪不稳,易造成接种对象错误、接种部位出现偏差等现象[2]。
1.4 健康教育不到位 由于健康教育干预工作的不到位,接种对象或接种对象的监护人不了解接种知识,对接种工作不支持,接种后易出现焦虑、紧张不安等现象,也容易导致不必要的纠纷。
1.5 接种环境不适宜 接种门诊(点)环境非常吵闹,而且掺杂婴儿的奶水味、尿味等,接种人员若长期在这种环境中工作,服务态度很难始终保持最佳状态。
1.6 接种人员缺乏素养 接种人员服务态度差、语言生硬、不进行必要的卫生宣传或解释工作、与儿童监护人吵架。儿童监护人免疫知识不足又不听工作人员解说,个人修养差、儿童监护人找岔索偿等。
2 对策探讨
2.1 严格疫苗管理 严格按照疫苗程序进行定购、运输和储存。在储藏、运输和周转使用过程中,必须按照不同制品要求存放于相应的冷链设备中。使用时一定要认真核对有效期,并尽量减少冰箱开启的次数,确保疫苗温度及效价。
2.2 做好接诊登记工作 接种门诊(点)每天要接诊上百乃至数百位接种对象,其中包括婴幼儿、儿童、成人等,接诊医生每次接种疫苗前都应做好疫苗种类、接种对象及注意事项的通知工作,并在每次接种后,认真交代家长下次何时来进行何种疫苗的接种,必要时打电话提醒家长,并设立咨询电话耐心解答家长的问题。针对不同年龄的接种对象开具不同的免疫接种处方,仔细询问婴幼儿近期的身体状况。对患有心、肝、肾疾病、活动性结核、中枢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者不能注射,并给家长详细介绍原因。免疫缺陷或正在使用免疫制剂的不能接种,用了免疫球蛋白者应按规定的间隔时间接种。让家长了解疫苗的物理学特性、适应证、禁忌证以及注意事项,提高家长对疫苗的认识,取得家长配合,特别是婴幼儿及儿童应严格按照免疫规划程序进行接种,增加免疫效果。在接种一类疫苗时,还必须采取《家长告知书》等书面告知方式,并要求家长签名,使家长正确了解预防接种知识,密切观察孩子接种后的反应,一旦有不良反应或严重反应、异常反应时能及时就诊,并能在下次接种时主动告知医生,减少纠纷发生。
2.3 掌握接种技巧 接种工作往往是一个人单独操作,接种前发现处方有误应及时反馈医生,一定要把好用药最后一关。疫苗使用前,还应充分摇匀,对于药物剂量一定要注意精确, 注射前仔细做好“三查七对”, 不能图省事、怕麻烦、急于完成任务、置接种对象的痛苦于不顾,要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3]。
接种前,接种人员应微笑面对儿童,并亲切地与儿童交流并引导、鼓励、安慰稍大一些的儿童;对于月龄小的儿童,应用手亲自抚摸儿童,清除其陌生感及恐惧心理,主动愉快地接受免疫接种。确定接种部位时要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用无菌棉签蘸75%乙醇,由内向外螺旋式对接种部位皮肤进行消毒,涂擦直径≥5cm,待晾干后立即接种。禁用2%碘酊进行皮肤消毒。接种疫苗后针头拔出时应马上用无菌棉签在皮肤上稍压一下,防止疫苗流出来或出血。不要反复按摩注射部位,促使局部皮下毛细血管出血,引起感染性炎症。在预防接种实施中,始终要注意副反应的发生,接种现场配备充足的应急药物和器械,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健康及免疫规划的影响。接种完毕工作人员要解释和交代接种后的正常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嘱咐接种对象需在现场观察30分种,若无不良反应方可离开,回去后要注意休息,多喝水,避免大量活动引起出汗刺激局部皮肤,若出现发热等现象,应及时咨询医生妥善处理,并按程序报告。
2.4 营造温馨环境 接种门诊大厅应该宽敞明亮、温馨舒适、空气清新,实行接诊区、接种区、宣教留观区、办公区隔开。宣教留观区墙壁四周应涂成粉红色或天蓝色,张贴儿童喜爱的卡通画报,挂上色彩鲜艳的气球,并备有儿童喜欢的玩具及图书等,使儿童候诊或休息时有在家的感觉,减轻孩子、家长的心理压力。并配备电视机等宣教设备,可播放一些儿童喜欢的歌曲等,营造出家庭化服务的氛围,减少宝宝的吵闹。
2.5 做好宣传工作 积极开展经常性和“4.25”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活动,广泛普及预防接种知识,提高全社会参与实施儿童免疫规划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全社会实施免疫规划的良好氛围。在接诊门诊(点)开辟健康教育宣传栏,播放免疫接种宣传片,利用广播、电视、宣传单等大众传播媒介进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干预活动,深入宣传国家免疫规划政策, 以及实施免疫规划保护公众健康的重要意义和取得的成就,使广大家长主动参与免疫规划, 保护儿童健康。
2.6 提高接种人员素质 接种工作人员除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还要结合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建立完善的专业知识定期轮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接种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适应疫苗种类不断增加的儿童免疫工作;训练接种工作人员纯熟处理复杂的免疫问题技巧,减少因接种人员缺乏责任、服务态度差等造成或加剧的纠纷。同时,接种人员在工作中要仪表端庄,穿着整齐,对来注射的每一位儿童多鼓励、微笑服务,热心接待每一位儿童及其家长,把每一位儿童都当成自己的朋友、亲人;要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点,应用不同心理护理,在长期的工作中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改进工作方法,做到人性化、亲情化服务;应熟练掌握正确的注射技术,改进注射措施,接种动作稳、快、准、接种的准备时间不要太长,做到安全注射,尽量减轻和消除注射时的疼痛刺激,努力让儿童及家长积极配合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参考文献
[1] 蔡玮,田雪琴.不安全注射在免疫接种中的危害与对策[J].中国健康教育,2005,21(6):461.
[2] 杨静,邵兴兰.安全接种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J].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1):2179.
[3] 胡新玲.如何做好预防接种门诊中的护理工作[J].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1)B版:1034., http://www.100md.com(严玉善 叶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