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1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156741
脑卒中感觉功能训练对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1日 彭博 高敏
第1页

    参见附件(4513KB,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感觉功能训练对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52例脑卒中后伴有感觉功能障碍的患者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及药物治疗,对治疗组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感觉功能训练;治疗前后采用改进Fugl-Meyer与Lindmark感觉功能评价法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法(FMA)测定感觉功能与运动功能得分。结果 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感觉功能积分、运动功能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但治疗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脑卒中后感觉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感觉功能训练不仅有利于感觉功能的进一步恢复,而且对运动功能的恢复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脑卒中; 感觉; 运动

    [中图分类号] R255.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sensory rehabilitation on the motor function after stroke. Methods Fifty-two patients with the sensory dysfunction after stroke was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26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given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the sensory dysfunction in addition to the regular treatment.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of the two groups was evaluated respectively by sensory disturbance score (Fugl-Meyer and Lindmark) and Fugl-Meyer Assessment (FMA)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Sensory disturbance and FMA scores of patients in two groups were rose significantly after 2 months(p <0.01). But scores of patients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 <0.01). Conclusion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the sensory dysfunction after stroke can improve not only the sensory function but also the motor function.

    [Key words] Stroke; Sensory; Motor function

    脑卒中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疾病,是目前我国第二大疾病死亡因素[1]。其中有65%的脑卒中患者伴有不同类型的运动功能障碍,有50%的患者伴有不同类型的感觉功能障碍[2]。目前,临床多重视运动功能治疗,忽略感觉功能治疗。然而感觉功能的恢复情况直接影响到运动功能的恢复,是影响脑卒中患者整体恢复情况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有国外学者提出,康复训练的过程不仅包括运动控制,更要重视感觉功能(本体感觉与触觉)的训练与干预[3]。此次是在常规康复功能训练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感觉功能训练,本研究旨在探讨感觉功能训练对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3月-2011年3月选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中心的患者5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4],经临床医师确诊并经CT或MRI检查证实。入选标准:①首次发生脑卒中,并首次进行康复治疗;②感觉障碍为偏身型;③检查合作,无认知障碍和痴呆。排除标准:①发病前伴有不同程度感觉障碍的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等;②有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的疾患;③有恶性肿瘤及精神病史;④有严重的消耗性疾病。52例脑卒中后伴有感觉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患者26例,其中男16例,女10例;平均年龄(67.23±6.95)岁;首次评定及治疗距脑卒中发病时间平均为(11.50±4.66)d;脑梗死20例,脑出血6例。对照组患者26例,其中男17例,女9例;平均年龄(68.31±7.61)岁;首次评定及治疗距脑卒中发病时间平均为(12.04±5.05)d;脑梗死18例,脑出血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分析,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Bobath法、PNF和运动再学习等)及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有针对性的感觉功能训练:

    1.2.1 良肢位的摆放和体位转换训练 良肢位的摆放和体位转换训练贯穿康复治疗的全过程。转换训练时让患者注意瘫痪侧肢体,使其逐渐察觉到偏瘫部位的改变。

    1.2.2 浅感觉的训练 ①用大头针、棉签及不同物体适度刺激患侧肢体的皮肤及黏膜,训练对痛觉及轻触觉的认知,并与健侧作对比;②用热水(40-50℃)和冷水(5-10℃)的湿毛巾擦敷患侧皮肤训练温度觉功能;③结合Rood技术给予患侧肢体轻拍、叩打、轻微触摸、逆毛发方向快速擦患肢皮肤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513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