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磷矿企业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调查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2751KB,2页)。
[摘要] 目的 了解采矿企业噪声环境对作业工人听力损害的影响,预防控制噪声对职业的危害,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为监督管理部门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采矿企业在井下连续工作接触噪声8小时的的工作人员,由经过培训合格的电测听医务工作者进行纯音听力检查,根据工龄和工种分别进行听力损失情况的分组统计分析。结果 370名接触噪声的工作人员中,噪声性听力损失有较高的发生率,但在不同工龄组和不同工种组间发生率差异均有显著性,严重听力损失的发生率随着噪声的接触时间增加而变得更加严重。结论 大部分井下作业工人对噪声比较敏感,在高噪声作业环境中极易发生听力损害,提示企业应加强噪声作业工人的健康管理,减少听力损失发生发展。
[关键词] 噪声; 纯音测听; 听力损失; 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 R19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噪声已成为一种常见的职业危害,对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解磷矿企业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的影响,我们对370名接触噪声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某磷矿企业的井下作业的接触噪声的工作人员370名,主要从事巷道掘进工、爆破工、装运工等。井下接触噪声的检测分贝值一般在105db(A)左右,其中年龄在25-58岁之间,接噪工龄一般在3-30年不等。
1.2 方法 电测听检查仪器采用的是丹麦产的AD229B型号测听仪,作业工人在停止接触噪声环境12小时后在小于30db(A)的隔音室进行纯音测听,分别测听双耳5-6kH2中6个主频段纯音气导听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Z49-2002《职业性听力损伤诊断标准》[1]进行评定。语频平均≥25db为耳聋阈值,高频听力损失以3、4、6kH2任一频段的听阈值≥25db为标准,语频听力障碍以0.5、1、2kH2平均≥25db为标准。
1.3 统计分析 分别按作业工人的工龄和工人的工种进行分组,讨论接触时间、工种与听力损伤的关系。
2 结果
2.1 接噪工龄对听觉的系统的影响 以接触噪声的工龄<5年,5-10年,10-30年进行分组,听力损失的检出率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听力检出率分别是14.2%,41.1%,76.9%。详见表1。
表1 工龄与听力损害检出率的关系
2.2 工种与听力损害的关系 掘进、爆破工分别高出管理人员和装运工。管理人员和装运工之间无多大的区别。详见表2。
表2工种与听力损害检出率的关系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噪声对人体听觉系统存在特异性损害,职业性噪声性听觉损失的特点是噪声暴露与工人听力损失之间存在差异性,也就是说噪声对人体听觉的损伤与噪声接触的时间、工龄时间长短及噪声的性质和强度密切相关,其听力损失及程度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和结果。通过本次调查显示,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伤检出率随着噪声作业工龄的增长而增高,二者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系。说明噪声接触时间越长,可能对人体的听觉系统损伤越严重,危险性就越大。掘进、爆破工在一个工作日8小时内接触噪声的时间及强度都要比装运工、管理人员要长,所以掘进、爆破工的听力损害检出率要明显高出装运工、管理人员。
目前,对噪声性听力损失治疗尚无有效的方法,预防其发生尤为显得特别重要,而且生产性噪声治理起来难度较大,但企业必须治理和防护。用人单位应该建立噪声作业职业病危害检测及评价制度。加强个人防护,改进工艺。对噪声作业工人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特别是听力纯音检测,做到早发现、早脱离、早治疗,控制向职业性噪声聋方向发展。综合以上建议企业应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企业的监督和管理工作,督促相关企业做好生源改进、消声和隔音工作。(2)提高工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完善并使用个人防护措施,做好作业工人的听力监护工作,企业争取做到工人在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检查工作。(3)适当缩短作业工人的工作时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5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