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健康月刊·A版》 > 2011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151739
改良的简易负压伤口治疗技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1日 彭国俊 彭志远
第1页

    参见附件(2949KB,2页)。

     摘要] 目的 切口感染是急性阑尾炎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探讨简化和改进的负压伤口治疗技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之前(常规组)及之后(负压组)的病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换药天数、换药次数、总住院日。结果 与常规组比较,负压组换药天数,换药次数,总住院日均明显降低。讨论 简化及改进的负压伤口治疗,同样达到了很好的疗效。并且,所使用的材料均是在中国基层医院常规使用的材料,价格低,使用方便,易于推广。

    [关键词] 负压伤口治疗; 切口感染; 急性阑尾炎

    [中图分类号] R656.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1-009-01

    切口感染是急性阑尾炎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减少此并发症的发生需掌握重在预防的原则,但一旦发生切口感染,无疑将进一步加重患者的心理及经济负担。因此,找到一种简单、有效、特别适用于基层医院的缩短感染切口换药时间,加速切口愈合的方法就成了摆在医务工作者面前的棘手问题。

    负压伤口治疗(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是近10多年来提出并开展的伤口治疗新方法。经典的负压伤口治疗需要购置专门的负压引流装置及相关耗材(如多侧孔引流管,多聚乙烯醇医用泡沫材料等),成本较高,不易推广。最近,我们对经典的负压伤口治疗技术进行了简化和改进,并用于治疗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及分组 本报告总结1995年8月-2011年4月期间在我科行阑尾切除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病例,共48例,其中男 18例,女 30例。平均年龄35.3岁(15-76岁)。2004年4月之前病例采用常规换药法(常规组),共28例,平均年龄34.6岁(15-63岁)。其中男 10例,女 18例。合并糖尿病8例,高血压6例,肺气肿2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9例,急性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 19例。2006年5月之后病例采用我们改良的简易负压伤口治疗技术(负压组),共20例,平均年龄36.2(18-76岁)。其中男 8例,女 12例。合并糖尿病6例,高血压5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7例,急性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13例。

    1.2 材料与方法 常规换药法(常规组):发现切口感染后尽早敞开切口,行清创处理,去除失活组织,10%浓氯化钠或庆大霉素湿敷。根据切口渗液及感染切口每天换药1-2次。改良的简易负压伤口治疗技术(负压组):发现切口感染后尽早敞开切口,行清创处理,去除失活组织,消毒擦干切口周围皮肤。将普通医用脱脂纱布与凡士林纱布,反复搓揉,去除凡士林纱布上部分凡士林。将凡士林纱布修剪为合适大小,贴附于创面。将单腔导尿管或吸痰管,根据切口大小剪出一定数量的侧孔,用普通医用脱脂纱布包裹,放于凡士林纱布上方。切口其余空间继续用普通医用脱脂纱布填塞。选用合适大小的医用透明敷贴贴于切口表面密封切口。单腔导尿管或吸痰管连接可调式电动吸引器(天津医疗器械二厂生产)。根据创面大小,渗液多少给予15-20kPa负压,持续负压吸引。创面较大、坏死组织较多,引流液较浑浊、较多时使用较大的负压,反之则使用较小的负压。观察创面封闭情况,调整负压值,监测引流量,创面一旦封闭后则无需特殊处理,但要经常注意观察负压状况。负压有效的标志是创面敷料明显塌陷,创面干燥、无液体聚集。若创面敷料隆起,创面潮湿、有液体聚集,提示负压失效,应立即再重新处理。换药周期为24-72小时,一般纱布湿透后更换敷料,每次更换敷料时均需剪除失活组织。以切口长出新鲜肉芽组织,成功行切口二期缝合为观察终点。

    1.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利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两独立样本之间的非参数检验用Mann-Whitney检验。P<0.05视为两组之间的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平均年龄、性别组成、合并症、阑尾病例类型之间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与常规组比较,负压组换药天数,换药次数,总住院日均明显降低(见表1)。

    表1两组换药天数,换药次数,总住院日比较

    ﹡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1992年德国Fleischmann医生发明了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并应用于开放性骨折创面[1],随后美国的Argenta(称之为封闭负压辅助闭合)和Morykwasl对此法分别进行了临床和实验研究,并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认可,从此在北美和欧洲迅速推广开来[2]。上述两种技术统称为伤口负压治疗技术。伤口负压治疗技术的作用机制包括:1)扩张创面毛细血管口径、增加血流量;促进血管出芽增生;加强血管内皮细胞间的连接,促使血管基膜恢复完整,减少血管通透性,防止组织水肿,从而改善创面微循环,有利于创面愈合;2)负压产生的机械应力促进细胞增殖,是伤口周边组织向中心移动,促进伤口愈合;3)减轻水肿,防治感染;4)调节细胞因子表达,促进伤口肉芽组织生长[3]。

    虽然目前已明确负压伤口治疗技术能明显促进创面愈合,但在国内仍没有得到推广。需要专门的负压系统及材料价格较贵是其主要原因。因此,我们根据负压伤口治疗的基本原理对其进行了简化及改进,同样达到了很好的疗效。并且,我们所使用的材料均是在中国基层医院常规使用的材料,价格低,使用方便。

    普通凡士林纱布上凡士林较多,因此,我们将普通医用脱脂纱布与凡士林纱布,反复搓揉,去除凡士林纱布上部分凡士林,使得凡士林纱布贴附在创面后既能湿润创面,使创面与脱脂纱布隔开,减少更换敷料时对新鲜肉芽组织的损伤,又能透气、透水,使负压传递至创面,同时创面的渗出也能及时排出。普通医用脱脂纱布虽然没有多聚乙烯醇医用泡沫材料吸水性好,但已有对比研究表明两种填充材料具有相似的促进伤口愈合的能力[4]。

    在现有的文献资料中,没有专门提到引流管的选择与使用的特殊要求,但一般应该是在使用负压进行抽吸的过程中管腔不塌陷、不堵塞、能保证引流通畅,因此,我们选择了单腔导尿管或吸痰管。但是选择这些较硬引流管时,容易对局部组织形成压迫,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导致患者疼痛。针对这一缺陷,我们用脱脂纱布包裹引流管后再放入伤口内,减少了对伤口局部的压迫。本报告负压治疗组的患者均未出现相关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我们对伤口负压治疗技术的改进能促进阑尾术后感染创面的愈合,疗效较好,而且简单、低成本、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Fleischmann W,Strecker W,Bombdli M,et a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949KB,2页)